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物流配送网络优化——考虑回收与调货的时效产品双向配送

物流配送网络优化——考虑回收与调货的时效产品双向配送

  • 作者
  • 王雁凤 编著

本书以时效产品配送网络为研究对象,对时效产品进行了界定、分类,构建了考虑回收与调货的时效产品双向配送网络的整体系统。深入分析了时效性、回收、调货等对零售业配送网络的影响,分别研究了考虑模糊时间窗、回收、调货以及多变量决策的时效产品配送网络的结构、配送中心的选址及流量分配等决策优化问题。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于数学模型构建和算法设计,着眼于算例分析及运用...


  • ¥73.00

ISBN: 978-7-122-36611-5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0-06-01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36611-5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0-06-01

装帧:平

页数:119

编辑推荐

本书以时效产品配送网络为研究对象,对时效产品进行了界定、分类,构建了考虑回收与调货的时效产品双向配送网络的整体系统。深入分析了时效性、回收、调货等对零售业配送网络的影响,分别研究了考虑模糊时间窗、回收、调货以及多变量决策的时效产品配送网络的结构、配送中心的选址及流量分配等决策优化问题。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于数学模型构建和算法设计,着眼于算例分析及运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研究生、高职高专物流专业教学及科研用书,也可供成人教育学生、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图书前言

时效产品是指具有短周期、时间响应强、需求波动大、销售风险大、销售末期产品残值低等特征的一类产品的总称,包括时尚品、高科技产品、易腐品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时效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客户需求逐渐个性化和多样化,这就使得时效产品的市场需求更加不确定,产品供给和需求很难实现平衡与匹配,在时效产品销售末期经常会出现某些零售商缺货,而另一些零售商却有剩余存货的现象。因而,如何采取有效策略来平衡供需、减少零售商的风险、提升时效产品配送网络整体效益成为当前针对时效产品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不仅仅关注传统的正向物流配送环节,回收物流产生的经济价值和长远意义也越来越得到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的普遍认可。目前市场上的时效产品存在非常普遍的退货现象,而来自客户的无缺陷退货因其具有较高的销售价值成为时效产品回收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零售商能够在时效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需求预测,从而将多余的存货量提前调往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运送到即将缺货的零售店,那么这将成为平衡供需矛盾、降低时效产品成本与销售风险的一种重要途径。此外,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时效产品的易逝性等复杂原因造成的销售末期供求不平衡问题,存货零售商与缺货零售商之间的横向调货也普遍存在于计算机、时装、报纸等市场。零售商之间的协调调货能够平衡产品市场需求,降低库存剩余的零售商的库存风险,增加库存短缺的零售商的销售利润。因此,针对时效产品零售商之间的调货研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对时效产品进行了界定和分类,探索了时效产品的生命周期及对零售业配送网络的影响,构建了考虑回收与调货的时效产品双向配送网络的整体系统。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时效性、回收、调货等对零售业时效产品配送网络的影响,分别研究了模糊时间窗、回收、调货以及多变量等策略下时效产品配送网络的结构、配送中心的选址及流量分配等决策优化问题。
本书的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考虑回收与调货的时效产品双向配送网络系统构建。
② 基于模糊时间窗约束的时效产品配送网络优化研究。
③ 考虑回收的时效产品配送网络优化研究。
④ 考虑调货的时效产品配送网络优化研究。
⑤ 考虑多变量决策的时效产品配送网络集成优化研究。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作者简介

王雁凤,上海海洋大学经管学院物流管理系,管理学博士,目前主要从事物流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物流网络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发表多篇国内外期刊文献,主持、参与过多项上海市教委课题。

精彩书摘

本书以时效产品配送网络为研究对象,对时效产品进行了界定、分类,构建了考虑回收与调货的时效产品双向配送网络的整体系统。深入分析了时效性、回收、调货等对零售业配送网络的影响,分别研究了考虑模糊时间窗、回收、调货以及多变量决策的时效产品配送网络的结构、配送中心的选址及流量分配等决策优化问题。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于数学模型构建和算法设计,着眼于算例分析及运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研究生、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教学及科研用书,也可供成人教育学生、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
 1.1.1 研究背景                           2
 1.1.2 研究意义                           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1.2.1 物流配送网络研究现状                     5
 1.2.2 时效产品配送网络研究现状                  10
 1.2.3 产品回收物流研究现状                    13
 1.2.4 零售商调货研究现状                     15
 1.2.5 时间窗研究现状                       16
 1.2.6 现有文献评述                        17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8
 1.4 本书的创新点                          21

第2章 考虑回收与调货的时效产品双向配送网络系统构建       24
 2.1 时效产品的概念及分类特征                    25
 2.2 时效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                     26
 2.3 时效产品对零售业配送网络的影响分析               30
 2.4 时效产品配送网络构建的原则和内容                30
 2.5 考虑回收与调货的时效产品双向配送网络系统构建          32
 2.6 时效产品双向配送网络运作模式分析                34

第3章 基于模糊时间窗约束的时效产品配送网络优化研究       38
 3.1 问题描述                            39
 3.2 模糊时间窗                           39
 3.3 数学模型                            41
 3.3.1 模型假设                          41
 3.3.2 符号说明                          41
 3.3.3 模型构建                          43
 3.4 分层遗传算法设计                        44
 3.5 案例分析                            45

第4章 考虑回收的时效产品配送网络优化研究             56
 4.1 问题的提出                           57
 4.2 考虑回收的特点及对时效产品配送网络的设计要求          58
 4.3 基于贝叶斯信息更新的问题描述                  59
 4.4 数学模型                            61
 4.4.1 模型假设                          61
 4.4.2 符号说明                          61
 4.4.3 模型构建                          63
 4.5 模型求解                            65
 4.6 算例分析                            67

第5章 考虑调货的时效产品配送网络优化研究             75
 5.1 问题的提出                           76
 5.2 考虑调货的特点及对时效产品配送网络的影响            77
 5.3 数学模型                            78
 5.3.1 模型假设                          78
 5.3.2 符号说明                          78
 5.3.3 最优调货量证明                       79
 5.3.4 模型构建                          81
 5.4 算例分析                            83

第6章 考虑多变量决策的时效产品配送网络集成优化研究       89
 6.1 考虑多变量决策对时效产品配送网络的影响             90
 6.2 问题描述                            91
 6.3 数学模型                            92
 6.3.1 符号说明                          92
 6.3.2 模型构建                          93
 6.4 非线性变换设计                         96
 6.5 算例分析                            97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102
 7.1 总结                             103
 7.2 研究展望                            105

参考文献                               107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