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黑龙江省野生分布和种植的药食同源中药为主线,收录了 31 个品种,分别介绍其来源、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药理作用、毒性作用、临床应用、食疗方法、不良反应。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部分,不单收录单味药的资料,也收录该味药的复方、有效部位和单体成分的资料,力求全面反映黑龙江药食同源中药的研究文献内容。此外,为更好地指导人们应用食疗之法促进健康,书中还介绍了各品种的食疗方法。 本书可供广大从事药食同源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工作的同仁及中药学专业师生参考。
宋辉,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主持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省教育厅产业化项目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启动项目1项,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检索10余篇。参编《抗肿瘤中药药理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药食同源物质既拥有中药的功效属性,又具备食品属性。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药食同源作为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中医药“上工治未病”的康养哲学,是我国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重大贡献。 寒地黑土孕育天然瑰宝,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和道地关药重要产地之一的黑龙江,曾以“东北三宝”久负盛名。“寒地龙药”药食同源类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与应用价值,但这些黑龙江药食同源类中药的研究分散在浩瀚的学术成果之中,有必要对黑龙江药食同源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和应用等研究内容收集、整理,为实现药食同源类中药向功能性保健新食品转化提供理论依据,叫响“寒地龙药”充分发挥其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 本书以黑龙江省野生分布和种植的药食同源中药为索引,收录了31个中药品种的来源、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药理作用、毒性作用、临床应用、食疗方法、不良反应。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部分,不仅收录了单味药的资料,也收录了该味药的复方、有效部位和单体成分的资料,力求全面反映黑龙江药食同源中药的研究文献内容。在药理作用部分,按照“药理学”课程内容设置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做到全书体例统一。在应用部分,除了阐述临床应用外,还介绍了食疗方法,可更好地指导人们应用食疗之法,促进健康。 本书收录的黑龙江药食同源中药遴选范围为 2002 年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87种、卫健委2019第8号公告公布的6种、国卫食品函〔2019〕311号公布的9种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以及卫健委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114种中药。本书共收录了其中31种,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家药食同源目录中黑龙江省野生分布和种植的19种中药,第二部分为保健食品中可以添加物质目录中黑龙江省野生分布和种植的12种中药。本书将为广大从事药食同源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工作的同仁,提供系统性强、信息量充足、有参考价值、易于查阅的参考资料。 最后,感谢参与本书文献收集和整理的单文猜、黄晓俏、王玉涵、韩栩楠、谷天姝同学。图书撰写力求做到全面、严谨、准确,但编者学识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后续完善。 宋辉 2024年6月
第一部分 药食两用类 小蓟 1 马齿苋 7 火麻仁 15 玉竹 21 西洋参 28 百合 35 赤小豆 43 沙棘 50 灵芝 58 香薷 66 桔梗 72 党参 79 黄芪 86 淡豆豉 96 紫苏 104 蒲公英 111 蜂蜜 119 薤白 127 藿香 135 第二部分 保健食品原料类 人参 144 五味子 151 车前草 159 平贝母 166 北沙参 171 红景天 179 赤芍 187 苍术 195 刺五加 203 刺玫果 212 茜草 216 菟丝子 223
2018 © 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46843号-7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0557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副本 | 出版物营业执照副本
ISBN:978-7-122-46238-1
语种:汉文
开本:11
出版时间:2024-10-01
装帧:平
页数: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