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新型煤气化及气化煤技术

新型煤气化及气化煤技术

  • 作者
  • 汪寿建 编著

《新型煤气化及气化煤技术》是一部基于煤气化技术特征和气化煤性质介绍新型煤气化技术比选方法的著作。本书在介绍煤气化分类及气化原理、煤炭资源分布现状及分类、煤化工用煤指标分析及标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动力煤焦煤选择及质量评定方法、气化煤选择及质量评定方法、煤气化性能比选评价方法;总结分析了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油品、煤制天然气、煤制氢中...


  • ¥199.00

ISBN: 978-7-122-46978-6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5-02-01

图书信息

ISBN:978-7-122-46978-6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5-02-01

装帧:精

页数:461

内容简介

《新型煤气化及气化煤技术》是一部基于煤气化技术特征和气化煤性质介绍新型煤气化技术比选方法的著作。本书在介绍煤气化分类及气化原理、煤炭资源分布现状及分类、煤化工用煤指标分析及标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动力煤焦煤选择及质量评定方法、气化煤选择及质量评定方法、煤气化性能比选评价方法;总结分析了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油品、煤制天然气、煤制氢中各种煤气化技术的市场份额及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固定床加压气化、熔渣固定床加压气化、循环流化床气化、灰熔聚流化床气化、干煤粉流化床气化、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等技术中典型气化炉的发展历程、主要技术特征和商业应用业绩;最后给出了煤气化比选计算范例。
本书对于煤化工项目确定适宜的气化炉具有指导意义,可助力煤炭高效转化利用、降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获取较佳经济效益,可供煤化工行业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建设、生产运营及销售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煤化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汪寿建,教授级高工,国家注册化工/咨询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专家、国家专利局特聘专家、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特聘石化轻纺领域专家。1982年1月毕业于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化工系,长期从事化工、煤化工以及石化行业设计、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工作。参加多项国家重点工程设计及建设,并担任项目经理等职。1995-2007年曾任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7-2017年4月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股份公司总工程师/集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各类论文70余篇;获授权专利10项;组织编写、参编15部石油化工行业技术标准,如HB/20231-2014《化学工业建设项目试车规范》,HB50256-2015《化工高压管道、管件通用技术规范》。 在煤化工行业工作近35年,从事工程设计以及包括煤气化工作的选择、比较和判断工作,同时也参加生产运行考核,尤其是煤气化炉的考核和验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技术选择经验。

图书前言

中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作为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煤化工将原料煤经过适当处理后与氧化剂均匀混合送入气化炉内。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经过干燥、干馏、裂解、燃烧、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为有效合成气(CO+H2)。合成气被应用于合成氨、甲醇、醋酸、醋酐、乙二醇、聚烯烃、液体燃料、天然气、氢气等产业,得到所需要的煤化工产品。并不是所有煤都适合煤气化,有些煤适合作为动力煤,有些煤适合作为炼焦煤,有些煤适合作为化工煤。而化工煤和动力煤中有一部分煤适用于煤气化,被称为气化煤。理论上所有的煤炭都能通过煤气化炉进行气化反应,但气化效率、碳转化率、产品综合能耗、能量转化效率、环保性和经济性有很大区别。
21世纪中叶是我国新型煤气化战略引领与高质量发展期,先进、低能耗、大型化的新型煤气化技术应符合我国煤种多、成分复杂的特点。新型煤气化炉对气化煤的质量要求是不同的,只有与煤气化炉的适应性匹配、满足新型煤气化工艺的质量要求和经济性要求的气化煤,才是最适宜的气化煤。新型气化炉应适应在高温、高压、大容量炉内进行有效合成气转化,发挥高负荷、高碳转化率、高冷煤气效率、低比煤耗、低比氧耗、低排放等优势,促进新型煤气化行业稳步发展。
不同的煤化工企业、煤化工产品和气化炉型会对气化煤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通过气化煤和气化炉性能比选,可确定适宜的气化炉和气化煤匹配,提高煤炭清洁转化利用效率,降低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正是鉴于气化煤和煤气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立足国内外新型煤气化技术商业化应用成果,广泛收集和研究这些成果并进行归纳和总结,推出了《新型煤气化及气化煤技术》一书。本书涉及大量新型煤气化技术及市场应用相关数据,有些资料受专利保护和商业秘密限制,无法详尽介绍。由于编者经验不足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汪寿建    
2024年8月30日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煤气化及其特点	001
一、煤气化定义	001
二、洁净煤气化技术	001
三、洁净煤气化应用特征	002
第二节 国外煤气化发展历程	003
一、煤气化起始期	003
二、煤气化发展及萧条期	004
三、新型煤气化开发及发展期	004
第三节 国内煤气化发展历程	007
一、早期煤气化期	007
二、煤气化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期	008
三、煤气化战略引领与高质量发展期	010
第四节 煤气化应用范畴	011
第五节 新型煤气化技术创新	014
一、煤气化低能耗大型化技术创新	014
二、煤气化CO2减排技术创新	016
三、煤气化废气、废渣排放控制技术创新	017
四、煤气化废水排放控制技术创新	018
五、配套净化合成及多联产技术创新	020
第六节 新型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	022
一、高质量持续创新趋势	022
二、产业布局更严趋势	022
三、气化高温高压发展趋势	023
四、低能耗高能效发展趋势	024
五、煤种匹配适应性发展趋势	024
六、节水型资源利用发展趋势	025
参考文献	026
 
第二章 煤气化分类及气化原理
第一节 概述	027
第二节 按供热方式和气化剂分类	027
一、按供热方式分	027
二、按气化介质分	029
第三节 按流动状态分类	029
第四节 固定床气化	031
一、固定床主要特征	031
二、固定床气化分类	031
三、固定床常压气化	032
四、固定床加压气化	033
五、固定床熔渣气化	034
六、固定床主要炉型	034
第五节 流化床气化	035
一、流化床主要特征	035
二、流化床气化分类	036
三、高温温克勒气化	036
四、CFB循环流化床气化	037
五、灰熔聚(灰团聚)流化床气化	038
六、流化床主要炉型	039
第六节 气流床气化	040
一、气流床主要特征	040
二、气流床气化分类	041
三、气流床常压气化	042
四、气流床水煤浆气化	043
五、气流床干煤粉气化	044
六、气流床主要炉型	045
第七节 煤气化基本原理	047
一、概述	047
二、煤干馏及热分解	047
三、影响煤干馏的主要因素	049
四、气化过程主要气化反应	050
五、气化过程一次非均相反应	050
六、气化过程二次非均相反应	051
七、其他气态产物二次均相反应	051
第八节 气化反应化学平衡	052
一、独立的化学反应数选择	052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052
三、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054
四、汽/氧比(H2O/O2比)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056
第九节 气化反应速度	056
一、煤气化反应模型	056
二、气固相反应过程	057
三、碳的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058
四、二氧化碳的还原反应动力学模型	058
五、水蒸气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	058
参考文献	058
 
第三章 煤炭资源分布现状及分类
第一节 概述	060
第二节 煤炭资源发展及布局	061
一、煤炭资源规划发展	061
二、煤炭资源优化布局	062
三、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及产量	062
四、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分布及产量	063
五、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及产量	063
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资源分布及产量	063
第三节 无烟煤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064
一、无烟煤特点及分布	064
二、无烟煤储量及产量和进出口	066
三、无烟煤需求量及价格	066
第四节 烟煤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067
一、烟煤类型及用途	067
二、烟煤价格	068
第五节 褐煤/低阶煤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068
一、褐煤/低阶煤特点	068
二、褐煤/低阶煤产量及储存量	069
三、褐煤资源量及布局	071
四、褐煤主要质量指标	071
五、褐煤/低阶煤综合利用	073
第六节 煤化工气化用煤现状及趋势	073
一、煤化工气化炉产能	073
二、煤化工主要产品及气化煤炭	074
三、部分产品综合能耗估算基准	075
第七节 煤炭资源分类及命名	076
一、中国煤炭早期分类标准	076
二、中国煤炭第二次分类标准	077
三、中国煤炭第三次分类标准	078
四、中国煤炭分类表	080
第八节 分类煤种的主要特征	083
一、无烟煤(WY)主要特征	083
二、烟煤主要特征	083
三、褐煤(HM)主要特征	086
参考文献	086
 
第四章 煤化工用煤指标分析及标准
第一节 煤化工用煤	087
一、概况	087
二、煤质指标评价	087
三、评价指标要求	088
四、煤质分析及采用标准	089
第二节 煤的工业分析	090
一、全水分(Mt)	091
二、灰分(A)	091
三、挥发分(V)	093
四、固定碳(FC)	094
五、全硫(St,ad)	095
第三节 煤的元素分析	096
一、元素组成和测定方法	096
二、元素氧含量	097
三、元素碳、氢含量	099
四、元素氮含量	099
第四节 煤的工艺性质分析	100
一、煤发热量(Q)	100
二、煤灰成分(A)	104
三、煤的灰熔融性温度(ST)	104
四、煤对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性(α)	105
五、焦渣特征(CRC)	107
六、水煤浆成浆试验	107
七、哈氏可磨性指数(HGI)	109
八、透光率(PM)	110
第五节 炼焦煤工艺性质分析	110
一、烟煤黏结指数(GR.I)	110
二、烟煤胶质层指数(Y)	111
三、奥阿膨胀度(b)	112
四、吉氏流动度	114
参考文献	114
 
第五章 动力煤焦煤选择及质量评定
第一节 动力煤选择及分级	116
一、动力煤定义及范围	116
二、动力煤加工	117
三、动力煤指标选择	118
四、动力煤煤质等级划分	119
第二节 工业锅炉(炉窑)用煤控制指标	121
一、粉煤炉用煤类型指标要求	121
二、粉煤炉发热量等级指标要求	121
三、粉煤炉全硫等级指标要求	122
四、粉煤炉其他组分含量等级指标要求	122
五、粉煤炉宜选择的煤种和质量指标要求	122
第三节 链条炉用煤控制指标	123
一、链条炉发热量等级指标要求	123
二、链条炉全硫等级指标要求	123
三、链条炉其他组分含量指标要求	123
第四节 流化床锅炉用煤控制指标	124
一、流化床锅炉特点	124
二、环保控制指标总要求	124
三、流化床锅炉用煤指标要求	125
四、流化床锅炉用煤一般要求	126
第五节 工业窑炉用煤	126
第六节 高炉喷吹用煤	127
第七节 烧结矿用煤	129
第八节 炼焦煤选择及质量评定	130
一、概述	130
二、炼焦用煤质量要求	131
三、焦煤煤质指标选择	132
四、对焦煤选择的一般要求	134
参考文献	134
 
第六章 气化煤选择及质量评定
第一节 气化煤选择	135
一、概述	135
二、气化煤定义	135
三、固定床气化选煤	136
四、流化床气化选煤	136
五、气流床气化选煤	137
第二节 气化煤煤质分级	137
第三节 固定床气化炉用煤质量要求	141
一、固定床气化用煤标准	141
二、固定床气化炉一般用煤要求	142
三、常压固定床气化煤质量指标	143
四、固定床二段炉气化煤质量指标	144
第四节 流化床气化用煤质量要求	145
一、流化床气化用煤标准	145
二、流化床气化用煤不同标准分析	147
三、流化床气化煤质量指标	147
第五节 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用煤质量要求	149
一、水煤浆气化用煤选择标准	149
二、水煤浆气化炉一般用煤要素	151
三、水煤浆气化煤质量指标	152
第六节 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用煤质量要求	153
一、干煤粉气化用煤标准	153
二、干煤粉气化炉一般用煤要素	154
三、干煤粉气化煤质量指标	155
参考文献	157
 
第七章 煤气化性能比选评价方法
第一节 概述	158
第二节 煤气化比选及评价	159
第三节 煤种类型和变质程度对气化的影响	161
一、气化煤质指标要素对气化的影响	161
二、煤种类型对气化的影响	162
三、煤变质程度对气化的影响	163
第四节 煤工业分析组分对气化的影响	165
一、灰分的影响	165
二、硫分的影响	165
三、水分的影响	166
四、挥发分的影响	167
五、固定碳的影响	167
第五节 煤的工艺性质对气化的影响	169
一、发热量的影响	169
二、黏结指数的影响	171
三、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172
四、煤的化学反应性的影响	176
五、热稳定性的影响	178
六、抗碎强度的影响	178
七、煤粒度的影响	179
八、哈氏可磨性指数的影响	180
第六节 气化性能评价	180
一、评价范围	180
二、气化炉性能指标评价	181
三、气化炉物耗指标评价	183
四、气化炉工艺性能指标评价	185
五、气化炉的其他性能指标	191
参考文献	192
 
第八章 煤气化炉市场份额及应用
第一节 概述	193
第二节 新型煤气化应用	193
第三节 不同煤气化工艺在应用领域的产能及占比	197
一、煤气化制合成氨领域产能及占比	197
二、煤气化制甲醇领域产能及占比	198
三、煤气化制烯烃领域产能及占比	199
四、煤气化制乙二醇领域产能及占比	199
五、煤气化制氢气领域产能及占比	200
六、煤气化制天然气领域产能及占比	201
七、煤气化制油品领域产能及占比	201
八、煤气化制燃气领域产能及占比	202
九、不同煤气化炉型在煤化工综合领域产能及占比	202
第四节 煤气化制合成氨领域	204
一、合成氨现状	204
二、煤气化制合成氨产业政策	205
三、煤气化制合成氨技术	206
四、不同气化炉型制合成氨产能及投煤量	207
五、主流气化炉制合成氨产能、投煤量及占比	210
第五节 煤气化制甲醇领域	211
一、甲醇现状	212
二、煤气化制甲醇产业政策	213
三、煤气化制甲醇技术	214
四、不同气化炉型制甲醇产能及投煤量	215
五、主流气化炉制甲醇产能、投煤量及占比	217
第六节 煤气化制烯烃领域	218
一、烯烃现状	218
二、煤气化制烯烃产业政策	220
三、煤气化制烯烃技术	220
四、不同气化炉型制烯烃产能及投煤量	222
五、主流气化炉制烯烃产能、投煤量及占比	223
第七节 煤气化制乙二醇领域	224
一、乙二醇现状	224
二、煤气化制乙二醇产业政策	225
三、煤气化制乙二醇技术	225
四、不同气化炉型制乙二醇产能及投煤量	226
五、主流气化炉制乙二醇产能、投煤量及占比	228
第八节 煤气化制油品领域	230
一、油品现状	230
二、煤气化制油品产业政策	232
三、煤气化制油品技术	232
四、不同气化炉型制油品产能及投煤量	234
五、主流气化炉制油品产能、投煤量及占比	236
第九节 煤气化制天然气领域	237
一、天然气现状	237
二、煤气化制天然气产业政策	238
三、煤气化制天然气技术	238
四、不同气化炉型制天然气产能及投煤量	239
五、主流气化炉制天然气产能、投煤量及占比	241
第十节 煤气化制氢气领域	242
一、工业氢气现状	242
二、煤气化制氢气产业政策	242
三、煤气化制氢技术	243
四、不同气化炉型制氢产能及投煤量	244
五、主流气化炉制氢气产能、投煤量及占比	245
参考文献	246
 
第九章 固定床加压连续气化技术
第一节 固定床加压气化	248
第二节 鲁奇碎煤加压气化技术	249
一、鲁奇炉发展历程	250
二、鲁奇炉主要技术特征	251
三、鲁奇炉商业应用业绩	252
第三节 赛鼎碎煤加压气化技术	253
一、赛鼎炉发展历程	253
二、赛鼎炉主要技术特征	254
三、赛鼎炉商业应用业绩	255
第四节 晋城无烟块煤加压气化技术	256
一、晋城炉发展历程	256
二、晋城炉主要技术特征	257
三、晋城炉商业应用业绩	258
第五节 昊华骏化移动床纯氧气化技术	258
一、TG炉发展历程	259
二、TG炉主要技术特征	259
三、TG炉商业应用业绩	260
第六节 昌昱低压纯氧连续气化技术	261
一、DY炉发展历程	261
二、DY炉主要技术特征	262
三、昌昱炉商业应用业绩	263
第七节 昌昱加压纯氧连续气化技术	264
一、JY炉发展历程	264
二、JY炉主要技术特征	265
三、JY炉示范装置业绩	266
参考文献	266
 
第十章 固定床熔渣加压气化技术 
第一节 固定床熔渣气化	267
一、概述	267
二、固定床熔渣气化特点	267
三、固定床熔渣气化的不足	268
四、固定床熔渣气化炉型	268
第二节 泽玛克熔渣加压气化技术	268
一、BGL炉发展历程	269
二、BGL炉主要技术特征	271
三、BGL炉商业应用业绩	271
第三节 云煤熔渣加压气化技术	272
一、YM炉发展历程	272
二、YM炉主要技术特征	274
三、云煤炉商业应用业绩	274
第四节 晋航熔渣加压气化技术	275
一、JMH炉发展历程	275
二、JMH炉主要技术特征	276
三、晋航炉商业应用业绩	277
第五节 晋煤熔渣加压气化技术	277
一、JML炉发展历程	278
二、JML炉主要技术特征	278
三、晋煤炉商业应用业绩	279
第六节 固废高温熔渣常压气化技术	279
一、五环熔渣炉发展历程	280
二、五环熔渣炉主要技术特征	280
三、固废高温熔渣炉商业应用业绩	281
第七节 昌昱熔渣气化技术	282
一、GAG炉发展历程	282
二、GAG炉主要技术特征	282
三、昌昱GAG炉商业应用业绩	283
参考文献	284
 
第十一章 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 
第一节 循环流化床气化	285
第二节 中合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	286
一、CGAS炉发展历程	286
二、CGAS炉主要技术特征	287
三、CGAS炉商业应用业绩	288
第三节 中兰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	289
一、中兰炉发展历程	289
二、中兰炉主要技术特征	290
三、中兰炉商业应用业绩	291
第四节 恩德粉煤流化床气化技术	291
一、恩德炉发展历程	291
二、恩德炉主要技术特征	293
三、恩德炉商业应用业绩	294
第五节 科达循环流化床煤粉气化技术	295
一、KEDA炉发展历程	295
二、KEDA炉主要技术特征	296
三、KEDA炉商业应用业绩	297
第六节 黄台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	298
一、黄台炉发展历程	298
二、黄台炉主要技术特征	299
三、黄台炉商业应用业绩	299
第七节 中科能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	300
一、中科能炉发展历程	301
二、中科能炉主要技术特征	301
三、中科能炉商业应用业绩	302
第八节 RH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	303
一、RH炉发展历程	303
二、RH炉主要技术特征	304
三、RH炉商业应用业绩	304
第九节 TRIG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	305
一、TRIG炉发展历程	305
二、TRIG炉主要技术特征	306
三、TRIG炉商业应用业绩	307
第十节 大连高温温克勒气化技术	307
一、HTW炉发展历程	307
二、HTW炉主要技术特征	308
参考文献	309
 
第十二章 灰熔聚流化床气化技术 
第一节 灰熔聚气化	310
第二节 U-gas灰熔聚气化技术	312
一、U-gas炉发展历程	312
二、U-gas炉主要技术特征	313
三、U-gas炉商业应用业绩	314
第三节 SES灰熔聚加压气化技术	314
一、SES炉发展历程	314
二、SES炉主要技术特征	315
三、SES炉商业应用业绩	316
第四节 CAGG灰黏聚流化床气化技术	316
一、CAGG炉发展历程	317
二、CAGG炉主要技术特征	317
三、CAGG炉商业应用业绩	318
第五节 ICC灰熔聚粉煤气化技术	319
一、ICC炉发展历程	319
二、ICC炉主要技术特征	320
三、ICC炉商业应用业绩	321
第六节 T-SEC灰熔聚粉煤气化技术	322
一、T-SEC炉发展历程	322
二、T-SEC炉主要技术特征	323
三、T-SEC炉商业应用业绩	324
第七节 HYGAS高压多级流化床气化技术	324
一、HYGAS炉发展历程	324
二、HYGAS炉主要技术特征	325
三、HYGAS炉商业应用业绩	326
第八节 CCSI粉煤热解流化床气化技术	327
一、CCSI炉发展历程	327
二、CCSI炉主要技术特征	328
三、CCSI炉商业应用业绩	329
第九节 KSY双流化床煤粉气化技术	330
一、KSY炉发展历程	330
二、KSY炉主要技术特征	331
三、KSY炉商业应用业绩	331
参考文献	332

第十三章 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 
第一节 干煤粉气流床气化	333
一、概述	333
二、气流床气化分类	333
三、干煤粉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特点	334
四、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炉型	336
第二节 壳牌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336
一、壳牌炉发展历程	337
二、壳牌炉主要技术特征	337
三、壳牌炉商业应用业绩	338
第三节 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339
一、GSP炉发展历程	339
二、GSP炉主要技术特征	340
三、GSP炉商业应用业绩	341
第四节 科林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342
一、科林炉发展历程	342
二、科林炉主要技术特征	342
三、科林炉商业应用业绩	343
第五节 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344
一、航天炉发展历程	344
二、航天炉主要技术特征	345
三、航天炉商业应用业绩	346
第六节 神宁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349
一、神宁炉发展历程	349
二、神宁炉主要技术特征	350
三、神宁炉商业应用业绩	351
第七节 华能二段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352
一、华能二段炉发展历程	352
二、华能二段炉主要技术特征	352
三、华能二段炉商业应用业绩	353
第八节 SE单喷嘴冷壁式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354
一、SE-东方炉发展历程	354
二、SE-东方炉主要技术特征	355
三、SE-东方炉商业应用业绩	356
第九节 五环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357
一、五环炉发展历程	357
二、五环炉主要技术特征	357
三、五环炉商业应用业绩	358
第十节 新奥煤加氢气化联产甲烷和芳烃技术	359
一、新奥炉发展历程	359
二、新奥炉主要技术特征	360
三、新奥炉商业应用业绩	361
第十一节 GF昌昱高效干粉气化技术	361
一、GF昌昱炉发展历程	361
二、GF昌昱炉主要技术特征	362
三、GF昌昱炉商业应用业绩	362
第十二节 科达干煤粉气流床煤气化技术	363
一、KEDA煤粉炉发展历程	363
二、KEDA煤粉炉主要技术特征	363
三、KEDA煤粉炉商业应用业绩	364
第十三节 齐耀柳化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364
一、齐柳炉发展历程	364
二、齐柳炉主要技术特征	366
三、齐柳炉商业应用业绩	366
第十四节 金重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367
一、金重炉发展历程	367
二、金重炉主要技术特征	367
三、金重炉商业应用业绩	368
第十五节 邰式复合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368
一、邰式炉发展历程	368
二、邰式炉主要技术特征	369
三、邰式炉商业应用业绩	370
第十六节 R-GASTM新型气化技术	370
一、R-GASTM炉发展历程	370
二、R-GASTM炉主要技术特征	371
三、R-GASTM炉商业应用业绩	372
参考文献	373
 
第十四章 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技术 
第一节 水煤浆气流床气化	374
一、概述	374
二、水煤浆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特点	374
三、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炉型	377
第二节 GE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	377
一、GE炉发展历程	377
二、GE炉主要技术特征	378
三、GE炉商业应用业绩	379
第三节 E-gas两段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	381
一、E-gas炉发展历程	381
二、E-gas炉主要技术特征	382
三、E-gas炉商业应用业绩	383
第四节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	384
一、多喷嘴炉发展历程	384
二、多喷嘴炉主要技术特征	385
三、多喷嘴炉商业应用业绩	386
第五节 多元料浆新型加压气化技术	389
一、多元料浆炉发展历程	389
二、多元料浆炉主要技术特征	390
三、多元料浆炉商业应用业绩	391
第六节 清华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	392
一、清华炉发展历程	392
二、清华炉主要技术特征	393
三、清华炉商业应用业绩	395
第七节 晋华水冷壁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	395
一、晋华炉发展历程	395
二、晋华炉主要技术特征	396
三、晋华炉商业应用业绩	397
第八节 SE水煤浆加压气化成套技术	399
一、SE水煤浆炉发展历程	399
二、SE水煤浆炉主要技术特征	400
三、SE水煤浆炉商业应用业绩	400
第九节 东昱经济型水煤浆气化技术	401
一、东昱炉发展历程	401
二、东昱炉主要技术特征	402
三、东昱炉商业应用业绩	403
第十节 新奥浆粉耦合气化技术	403
一、新奥粉浆炉发展历程	403
二、新奥粉浆炉主要技术特征	404
三、新奥粉浆炉商业应用业绩	404
参考文献	405

第十五章 煤气化比选计算范例
第一节 煤气化比选概述	406
一、比选范围	406
二、比选概况	406
三、煤制油项目	407
第二节 比选基础数据	408
一、原料煤工业分析	408
二、煤的工艺性质分析	409
三、煤气化比选界区范围	409
第三节 两种气化工艺物料平衡计算	410
一、方案一物料平衡	410
二、方案二物料平衡	411
第四节 公用工程消耗及投资估算	412
一、方案一公用工程消耗及投资估算	412
二、方案二公用工程消耗及投资估算	415
第五节 基础数据计算	417
一、煤发热量计算	417
二、原料煤各种基换算表	418
三、各种基换算系数及组分计算	418
第六节 物料平衡及主要消耗计算	420
一、气化过程独立化学反应式	420
二、方案一物料平衡计算	421
三、方案一气化性能指标计算	427
四、方案二物料平衡计算	431
五、方案二气化性能指标计算	435
第七节 气化煤质与拟选气化炉匹配分析	438
一、煤质分析概述	438
二、气化煤煤质分析	439
三、干煤粉炉对气化煤的质量要求	442
四、水煤浆炉对气化煤质的要求	443
第八节 两种气化工艺性能比选	445
一、两种气化炉结构特征比选分析	445
二、两种气化工艺性能指标比选分析	447
三、两种气化工艺合成气组分比选分析	450
四、两种气化界区工艺配置比选分析	451
五、两种气化界区公用工程消耗比选分析	453
六、两种气化界区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选分析	454
七、两种气化界区总投资估算比选分析	457
第九节 两种方案界区技术经济比选分析	458
一、计算基准	458
二、合成气成本分析	459
三、费用现值分析	460
参考文献	461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