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读图时代--和田问玉

读图时代--和田问玉

  • 作者
  • 李漫 编著

本书从和田的人文、地理环境和玉文化人手,勾画了和田风情与和田玉文化的丰富内涵,细腻地描述了和田如诗如画的玉乡,从和田玉韵、玉石之路的形成、帝京用玉与藏玉、历代玉器的器型与变化、传统玉器加工工艺、玉器的品鉴与收藏等方面系统讲述了和田玉的分布、开采、传输、品种、装饰、雕琢、鉴赏与收藏,带领玉、玉艺、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地理的爱好者进入和田玉韵的世界,感悟玉的艺术之...


  • ¥29.80

ISBN: 978-7-122-03183-9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08-08-11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03183-9

语种:

开本:26

出版时间:2008-08-11

装帧:平装

页数:0

图书前言

和田,我国西部边陲一处藏金蕴玉、宜农宜牧的富饶之地,这里“稼樯殷盛,花果繁茂”,以盛产玉石、丝绸、地毯而名扬中外,有着“玉石之乡”、“丝绸之乡”、“地毯之都”、“瓜果之乡”等美誉。  
  和田位于巍巍昆仑山麓、悠悠玉河畔,山川灵秀,日月精华,孕育了流传千年、品质卓然的和田美玉。自古以来,我国玉之“贵重者尽出于阗”,温润莹洁的羊脂玉、晶莹黑亮的墨玉、色如翡翠的碧玉等名贵玉料,是我国古代玉器的主要用材。
  我国玉文化有着7000多年的辉煌历史,和田玉作为玉文化的主要载体,从大漠深处,向东辗转万里传人中原,向西输出欧亚,早在6000多年前就形成了一条早于丝绸之路的玉石之路。
  我国自古是一个爱玉、崇玉、尚玉之国,佩玉、藏玉、赏玉之风干年相传。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玉部》载,“玉,石之美,有五德”。玉器以其“温润而泽”、“缜密而栗”、“扣之清越以长,其终诎然”等材质之美,被赋予了礼敬、道德、审美等文化内涵。
  新石器时代,玉被用作祭祀天地的礼器,也有些被制成简单的装饰品,佩挂在身上,开启了玉文化的先河。从商代开始,和田玉大量使用,安阳殷墟出土了1200多件玉器,其造型多样、制作精细程度令人惊叹;从秦代开始,和田玉成为“帝王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赋予玉以道德观念,《)“己·玉藻》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玉器成为贵族阶层不可缺少的珍贵物品。明清时期,和田玉器达到鼎盛,北京、苏州、扬州、南京等地的玉作大兴,玉器工艺登峰造极。故宫藏玉三万件,绝大多数为和田玉,其中一件清乾隆时期的《大禹治水图》玉山,由一块重5300多千克的和田玉原石琢制而成,玉料由和田运至北京用了三年多时间,从绘制画样到雕琢成型历时长达七年之久,当年的治玉盛况可见一斑。
  这本《和田问玉》,介绍和田地区的地理、特产、民俗,于高山之巅、玉河深处探寻和田玉的美丽身影,还原古老的玉石之路,追溯我国博大、璀璨的玉文化,品赏千姿百态的和田玉器精品,希望爱玉、赏玉、藏玉人能够喜欢。

精彩书摘

本书从和田的人文、地理环境和玉文化人手,勾画了和田风情与和田玉文化的丰富内涵,细腻地描述了和田如诗如画的玉乡,从和田玉韵、玉石之路的形成、帝京用玉与藏玉、历代玉器的器型与变化、传统玉器加工工艺、玉器的品鉴与收藏等方面系统讲述了和田玉的分布、开采、传输、品种、装饰、雕琢、鉴赏与收藏,带领玉、玉艺、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地理的爱好者进入和田玉韵的世界,感悟玉的艺术之美和人文内涵。

目录

访和田大漠深处有绿洲
和田自古传美誉
民俗风情赶巴扎
采五图昆仑、玉河寻美玉
巍巍昆仑蕴宝玉
玉河深处采灵玉
传玉路“玉石之路”故事多
初传中原现殷墟
美玉为信传佳话
君子比玉以明德
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品玉韵玉风玉骨耀紫禁
千里路遥采玉料
空前繁荣治玉业
宫廷美玉冠天下
赏玉艺美平多姿亦多态
权威的象征——和田玉礼器
逝者的荣耀——和田葬玉
五色亦生香——和田玉器皿
闲逸之美——和田玉文房用具
优雅地栖居——玉摆件
人格的物证——玉饰品
治玉功巧思妙想雕美玉
量料取材——选料与设计
因料施艺——琢碾与抛光
玉艺生辉——玉器工艺手法
鉴玉藏不舍和田玉情结
佳玉无价
鉴别有法
仿古玉与赝品玉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