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化学实验室手册

化学实验室手册

  • 作者
  • 夏玉宇 主编

《化学实验室手册》内容包括四部分:(1)汇集了大量、必需、最新、常用的有关元素、原子、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物质结构、热力学、光谱学等方面的物理化学数据与常数。(2)汇集了化学实验室大量的常用的器皿、仪器、电器设备、药品试剂、实验用水等的特性、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编入了常用的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掩蔽剂、解蔽剂、干燥剂、吸收剂、制冷剂、胶黏剂等信息;提供了...


  • ¥128.00

ISBN: 7-5025-5246-4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04-06-29

图书介绍

ISBN:7-5025-5246-4

语种:中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4-06-29

装帧:精装

页数:896

图书前言

为了满足广大化学工作者的迫切要求,我们编写了这本《化学实验室手册》。
本《手册》的编写,力求内容丰富全面、简明实用、篇幅适中、易于携带、方便使用。《手册》内容包括下列四部分:第一部分汇集了大量、必需、最新、常用的有关元素、原子、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物质结构、热力学、光谱学等各领域的数据与常数。第二部分汇集了化学实验室大量的常用的器皿、仪器、电器设备、药品试剂、实验用水等的特性、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与生产厂家;编入了常用的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掩蔽剂、解蔽剂、干燥剂、吸收剂、制冷剂、胶黏剂等有关信息;提供了实验室有害有毒、易燃易爆与危险品等物质使用安全知识,以及化学实验室各方面的管理制度。第三部分法定计量单位,不再使用的过去常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以及各种计量单位间的换算;有关化学诸方面的国家标准方法、标准物质与标准溶液。第四部分提供了各种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的处理、物理与化学数据(常数)的测定等方法;物质的分离、富集、纯化等实验技术。读者查阅方便。
《手册》第一、六、七章由朱燕编写,第二、三、四、五章由王俊卿编写。《手册》的编写策划,内容大纲,全书的修改、编纂与定稿由夏玉宇负责。
《手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测试分析中心、商品学实验室以及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化学工业出版社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吴季兰、唐任寰、刘程、邓勃、邵可声、张完白、朱国斌、郭荣芬等教授以及夏满强、罗素金、刘建铭、李广生等为《手册》编写出版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在此,对上述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所限,《手册》中难免有错误与不妥之处,尚祈读者不吝指正。

夏玉宇2003年10月

精彩书摘

《化学实验室手册》内容包括四部分:(1)汇集了大量、必需、最新、常用的有关元素、原子、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物质结构、热力学、光谱学等方面的物理化学数据与常数。(2)汇集了化学实验室大量的常用的器皿、仪器、电器设备、药品试剂、实验用水等的特性、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编入了常用的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掩蔽剂、解蔽剂、干燥剂、吸收剂、制冷剂、胶黏剂等信息;提供了实验室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与危险品等物质的使用安全知识;以及化学实验室各方面的管理制度。(3)法定与非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与化学有关的国家标准方法、标准物质与标准溶液。(4)提供了溶剂的配制、数据的处理、物理化学数据(常数)的测定等方法以及物质的富集、分离、纯化等实验技术。

目录

第一章元素和化合物的化学、物理常数与特性1
第一节基本物理常数与元素的化学、物理特性1
一、基本物理常数1
二、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熔点、沸点、密度和氧化态1
三、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的电子层排布3
四、稳定同位素与天然放射性同位素6
五、常见放射性元素的性质10
六、原子半径、元素的电离能、电子的亲和能、元素的电负性12
第二节无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常数18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常数46
第四节分子的结构与化学键66
一、晶体的类型66
二、分子和离子形状69
三、元素的电子构型与离子半径、键长、键能、键角、偶极矩70
第五节热力学常数104
一、生成热、自由能、熵、比热容、燃烧热104
二、水的重要常数115
三、活度系数117
四、酸、碱溶液的电离常数与pH值119
五、络合物的稳定常数122
六、溶解度、溶度积125
七、溶液的电导率133
八、氧化还原标准电极电位135
九、共沸物、共熔物、转变温度140
十、部分气体的临界常数145
十一、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的判断依据147
十二、胶体体系的类型与粒子半径和扩散系数151
第六节光谱数据152
一、光谱分类与谱区152
二、原子光谱154
三、分子光谱177
第七节其他192
一、有机官能团的名称和符号192
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品种、性能和用途193
三、常见化合物的俗名或别名196
四、空气的组成、地球的组成与海水的组成197

第二章化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试剂200
第一节化学实验室的玻璃仪器及石英制品200
一、玻璃仪器的特性及化学组成200
二、常用玻璃仪器的名称、规格、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200
三、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207
四、玻璃仪器的管理209
五、简单的玻璃加工操作与玻璃器皿刻记号210
六、石英玻璃器皿与玛瑙仪器211
第二节化学实验室使用的非玻璃器皿及其他用品212
一、塑料器皿212
二、滤纸、滤膜与试纸213
三、金属器皿215
四、瓷器皿与刚玉器皿217
五、实验室常用的其他用品217
第三节化学实验室常用的电器与设备221
一、电热设备221
二、制冷设备234
三、电动设备236
四、交流稳压器242
五、直流电源242
六、万用电表245
七、电烙铁、验电笔和熔断器250
八、保护地线252
九、显微镜252
十、压力表261
十一、气体的发生、净化、干燥与收集276
十二、移液器与移液装置278
十三、自动滴定装置278
十四、太阳能电池、干电池、蓄电池279
十五、标准电池、盐桥的制备、参考电极及其制备282
第四节天平287
一、天平分类287
二、电子天平289
三、机械加码分析天平292
四、不等臂单盘天平295
五、扭力天平297
六、架盘天平298
七、天平的称量方法299
八、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299
第五节电子计算器301
一、电子计算器的分类301
二、计算器的结构302
三、按键的标志和作用303
四、显示的符号及意义306
五、使用和选择计算器的注意事项307
六、用电子计算器计算实例308
七、电子计算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实例311
第六节计算机315
一、概况315
二、实验室计算机的分类315
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316
四、微型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317
五、计算机的网络技术318
六、计算机在化学上的应用323
七、常见的化学软件326
八、与化学有关的部分重要互联网网址329
九、计算机技术在实验仪器中的作用与应用实例330
第七节化学实验室用水336
一、蒸馏法制备实验室用水336
二、离子交换法制备实验室用水336
三、电渗析法制纯水339
四、超纯水的制备340
五、特殊要求的实验室用水的制备340
六、实验用水的质量要求341
七、实验用水的质量检验342
第八节化学试剂344
一、化学试剂的分级和规格344
二、化学试剂的包装及标志345
三、化学试剂的选用与使用注意事项345
四、常用化学试剂的一般性质346
五、化学试剂的纯化350
六、化学试剂的管理与安全存放条件354
第九节有机溶剂及表面活性剂354
一、常用有机溶剂的一般性质354
二、有机溶剂间的互溶性355
三、有机溶剂的毒性355
四、有机溶剂的易燃性、爆炸性和腐蚀性356
五、有机溶剂的脱水干燥357
六、有机溶剂的纯化358
七、有机溶剂的回收360
八、有机溶剂的应用361
第十节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吸收剂、制冷剂与胶黏剂363
一、干燥剂363
二、气体吸收剂368
三、制冷剂368
四、胶黏剂371
第十一节掩蔽剂与解蔽剂372
一、阳离子掩蔽剂372
二、阴离子和中性分子掩蔽剂375
三、解蔽剂375
四、络合滴定中的掩蔽剂376
五、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380
第十二节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与管理382
一、实验室防火、防爆与灭火常识382
二、化学毒物的中毒和救治方法385
三、预防化学烧伤与玻璃割伤387
四、有害化学物质的处理387
五、高压气瓶的安全390
六、安全用电常识393
七、实验室的管理394
第十三节化学实验室基础操作技术405
一、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405
(一)滴定管405
(二)容量瓶409
(三)移液管(吸量管)的分类、洗涤和操作410
(四)使用玻璃量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11
(五)容量器皿的校准414
二、重(质)量分析的基本操作416
(一)样品的溶解417
(二)试样的沉淀417
(三)过滤和洗涤技术418
(四)沉淀的烘干和沉淀的灼烧421

第三章计量单位、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424
第一节计量单位424
一、国际单位制42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426
三、法定计量单位与非法定计量单位间的换算426
四、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431
第二节标准化与标准432
一、标准化432
二、标准及其级别433
三、标准分类437
四、产品质量分级438
第三节标准方法(国标)与我国已颁布的部分有关化学的标准438
一、标准方法438
二、我国已颁布的部分有关化学的标准方法439
第四节标准物质527
一、标准物质的基本特征528
二、标准物质的分类与分级529
三、标准物质的作用与主要用途530
四、标准样品与工作标准物质532
第五节我国现用的部分标准物质532
一、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532
二、国家二级标准物质【GBW(E)】538
三、实物国家标准(GSB)550
四、其他实物标准物质(标样)552
第六节化学实验室常用的标准溶液及其配制554
一、常用的基准试剂(物质)554
二、滴定分析中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555

第四章溶液及其配制571
第一节溶液配制时常用的计量单位571
一、质量571
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571
三、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571
四、体积571
五、密度571
六、物质的量571
七、摩尔质量572
八、实验室常见的新旧计量单位的对照573
第二节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计算574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574
二、溶液浓度的计算578
第三节常用溶液的配制585
一、常用酸、碱的一般性质585
二、常用酸溶液的配制585
三、常用碱溶液的配制585
四、常用盐溶液的配制585
五、常用试剂饱和溶液588
六、某些特殊试剂溶液的配制588
七、指示剂溶液的配制588
八、缓冲溶液的配制593
九、元素与常见离子标准溶液的配制595

第五章误差、有效数字与数据处理601
第一节误差601
一、误差产生的原因601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602
第二节有效数字606
一、有效数字的使用606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607
三、有效数字计算法则608
四、实验工作中正确运用有效数字608
五、数据的表达609
第三节数据处理612
一、原始数据与实验结果的判断612
二、测量结果的报告614
三、实验方法可靠性的检验615
四、工作曲线的一元回归方程——最小二乘法617
五、提高测量结果准确度的方法618

第六章部分物理与化学常数(数据)测定方法620
一、温度测定620
二、熔点测定626
三、结晶点测定628
四、沸点测定628
五、沸程测定629
六、密度测定630
七、折射(光)率的测定633
八、旋光度测定636
九、相对分子质量测定641
(一)凝固点的测定——凝固点的降低测定相对分子量641
(二)蒸气密度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梅耶(Meyer)法643
十、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静态法645
十一、表面张力测定647
(一)毛细管升高法648
(二)滴重(液滴)法649
十二、黏度测定651
(一)毛细管黏度计法652
(二)改良式乌氏黏度计测定高聚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653
(三)恩格勒氏黏度计法测定条件黏度656
十三、软化点测定662
十四、闪点与燃点的测定663
(一)用开口杯测定闪点和燃点(开口杯法)663
(二)用闭口杯仪器测定闪点(闭口杯法)665
十五、玻璃化温度测定668
(一)膨胀计法668
(二)热机械分析法(TMA)669
十六、步冷曲线的测定——二组分合金体系相图的绘制671
十七、双液体系沸点成分图——回流冷凝法673
十八、燃烧热的测定——氧弹式量热计674
十九、pH值测量679
二十、电导测量686
二十一、电动势测定691
二十二、紫外与可见光谱697
二十三、红外光谱708
二十四、核磁共振谱718
二十五、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730
(一)分光光度法730
(二)测电导率法732
二十六、络合物的组成与络合物稳定常数734

第七章分离、富集和纯化的基本方法738
第一节重结晶、升华、沉淀与共沉淀、挥发与蒸馏、离心738
一、重结晶738
二、升华740
三、沉淀741
(一)使用无机沉淀剂741
(二)利用有机沉淀剂进行分离744
(三)共沉淀分离747
四、挥发与蒸馏748
(一)无机物的挥发与蒸馏分离748
(二)有机物的挥发与蒸馏分离749
五、离心756
第二节萃取分离759
一、基本原理759
二、萃取体系分类与常用萃取剂760
三、萃取分离应用实例765
四、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772
五、与萃取有关的新的分离方法774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774
(二)胶体(胶团)萃取777
(三)双水相萃取779
第三节柱色谱法780
一、吸附色谱法781
二、离子交换色谱法784
三、分配色谱法795
四、凝胶色谱法796
五、萃取色谱法798
六、亲和色谱法801
七、柱色谱法的操作803
八、部分有机物柱色谱体系804
第四节薄层色谱法807
一、主要类型808
二、条件的选择808
三、操作步骤815
四、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820
五、影响因素821
六、实验记录821
七、应用822
第五节纸色谱法823
一、条件的选择823
二、操作步骤824
三、应用832
第六节电泳分析法832
一、电泳的分类832
二、纸上电泳833
三、薄层电泳法及其应用842
四、毛细管电泳843
第七节膜分离853
一、膜的定义和分类853
二、膜分离过程及其特性853
三、膜的材料、结构与制备854
四、膜分离器856
五、反渗透和纳滤857
六、超滤和微滤860
七、电渗析861
八、其他膜过程简介863
参考文献868


第一章元素和化合物的化学、物理常数与特性
表11基本物理常数表(1986年国际标准)1
表12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2001)、熔点、沸点、密度和氧化态1
表13原子的电子层排布4
表14稳定同位素及其相对丰度6
表15天然同位素及其相对丰度8
表16常见放射性同位素11
表17天然放射系12
表18金属的原子半径(配位数为12)13
表19原子的共价半径13
表110元素的电离能14
表111原子的电子亲和能16
表112双原子分子的电子亲和能16
表113三原子分子的电子亲和能17
表114元素的电负性17
表115无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常数18
表116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常数46
表117晶体的对称分类66
表118一些常用晶体主热膨胀系数67
表119某些晶体介电常数(室温)67
表120某些晶体的折射率67
表121晶系的划分和选晶轴的方法68
表12214种空间点阵型式69
表123分子和离子的形状69
表124常见杂化轨道的几何特征和轨道图像70
表125轨道杂化类型与配位化合物的空间构型70
表126元素的化合价、配位数、电子构型和物理半径、有效半径、轨道半径70
表127共价键的键长83
表128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结构、键长和键角83
表129双原子分子的键能93
表130多原子分子的键能97
表131在气相中分子的偶极矩102
表132基团间的偶极矩μ103
表133键和基团的偶极矩103
表134共价单键的键矩103
表135盐类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键矩103
表136配价键的键矩104
表137多重键的键矩104
表138离子的极化率104
表139无机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热、生成自由能、标准熵、标准摩尔热容104
表140有机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热、生成自由能、标准熵、标准摩尔热容112
表141部分化合物的摩尔燃烧热114
表142部分物质的熔化热114
表143水的离子积(Kw)116
表144水的密度116
表145水的沸点116
表146水的蒸汽压116
表147水的介电常数117
表148水溶液中的离子活度系数(25℃)117
表149酸、碱、盐的活度系数(25℃)118
表150无机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25℃)119
表151有机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25℃)119
表152碱在水中的电离常数(25℃)121
表153部分酸水溶液的pH值(室温)122
表154部分碱水溶液的pH值(室温)122
表155EDTA络合物的lgKMY值123
表156金属络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123
表157氨羧络合剂类络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125
表158各种温度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125
表159部分无机化合物的溶解度126
表160各种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8~25℃)127
表161常见离子水溶液中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25℃)134
表162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摩尔电导率(25℃)134
表163KCl溶液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135
表164氧化还原标准电极电位(25℃)135
表165二组分的共沸点140
表166三组分的共沸点143
表167部分金属的低共熔混合物144
表168某些物质的熔点、沸点、转变点、熔化热、蒸化热及转变热144
表169某些物质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f145
表170某些物质的沸点升高常数Kb145
表171无机化合物气体的临界常数145
表172有机化合物气体的临界常数146
表173不同类型的分散体系151
表174胶体体系151
表175胶体体系的热力学分类法151
表176胶体体系憎液、亲液分类法151
表177不带电球粒在水中的扩散系数152
表178一些物质的扩散系数值152
表179吸收光谱法153
表180发射光谱法153
表181光谱分析法的应用范围153
表182光谱区及对应的光谱分析法154
表183元素的最灵敏的原子线及一级离子线的波长范围154
表184ICPAES法元素的分析线、检出限及干扰元素155
表185原子吸收光谱法元素分析谱线、光谱项、灵敏度和检出限165
表186常见元素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条件171
表187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仪器实验条件175
表188各元素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的热解和原子化温度176
表189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的部分元素的检出限176
表190火焰、石墨炉和ICP等各种原子光谱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比较176
表191可见颜色、波长和互补色的关系177
表192某些常见生色团的吸收特性178
表193某些基团的紫外特征吸收峰178
表194各种常用溶剂的使用最低波长极限179
表195过渡金属水合离子的颜色179
表196镧系元素离子的颜色180
表197某些化合物的荧光效率180
表198分子基团的振动类型和形式及其表示符号180
表199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180
表1100有机官能团的名称和符号192
表1101塑料的主要品种、性能和用途193
表1102合成橡胶的主要品种、性能和用途194
表1103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性能和用途195
表1104化学纤维的分类195
表1105化学纤维名称对照表195
表1106常见化合物的俗名或别名196
表1107大气的组成197
表1108元素在地壳和海洋中的分布度198
表1109海水中的主要盐类199
第二章化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试剂
表21玻璃的化学组成、性质及用途200
表22常用玻璃仪器一览表201
表238501型标准口综合仪组件204
表248541型标准口有机制备仪组件204
表258561型标准口半微量有机制备仪组件205
表268581型标准口半微量有机制备仪组件205
表27有关气体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名称、规格、用途、使用注意事项206
表28成套特殊仪器名称、规格、用途207
表29国产微型化学制备仪的品种和规格207
表210洗涤砂芯玻璃滤器常用洗涤液209
表211聚乙烯和聚丙烯实验用器皿212
表212氟塑料实验室器皿212
表213国产滤纸的型号与性质213
表214常用滤膜的种类、型号、规格、生产厂家214
表215广域pH试纸214
表216精密pH试纸214
表217常用的指示剂试纸和试剂试纸的制备方法和用途214
表218常用熔剂适用的坩埚217
表219常用瓷器皿名称、规格、用途、使用注意事项218
表220常用橡胶塞、软木塞的规格220
表221常用橡胶管和医用乳胶管的规格220
表222常用毛刷的品种和规格220
表223常用的维修工具221
表224常用标准筛对照221
表225箱式电阻炉、管式电阻炉、电热板常用规格223
表226上海实验仪器厂生产的干燥箱主要技术规格226
表227远红外干燥箱规格型号227
表228ZD79型真空干燥箱主要技术规格228
表229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系列产品229
表230北京医疗设备厂生产的电热水浴锅主要技术规格230
表231不同液浴的恒温范围231
表232常用冷冻剂及其制冷温度232
表233不锈钢电热蒸馏水器主要技术规格234
表234北京离心机厂生产的离心机规格237
表235天津华兴科学仪器厂生产的电动搅拌器的型号规格239
表236北京金北德工贸有限公司经销的磁力搅拌器的型号和规格239
表237金坛市荣华仪器厂生产的振荡器型号与规格240
表238台式数控超声波清洗器的主要技术指标241
表239北京鑫科奥商贸有限公司经销的交流稳压电源型号与性能243
表240DH1718D(E)双路稳压稳流跟踪电源的型号与性能244
表241部分直流稳压电源的型号与性能244
表242万用表上常用的字母、符号248
表2438号铁丝在各种土质中的接地电阻值252
表244显微镜分类表255
表245物镜的放大倍数与数值孔径258
表246北京科普佳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经销的部分显微镜的型号与技术参数260
表247压力表类型及其主要技术性能261
表248液柱压力计的型号规格264
表249酒精甘油水混合物冰点和密度264
表250液柱式压力计常用的工作液264
表251某些介质所选用的隔离液264
表252常用单圈弹簧管压力表型号规格266
表253汞气压计的型号规格269
表254部分机械泵产品型号规格272
表255北京仪器厂生产的2X4型旋片式真空泵技术指标272
表256部分真空计、真空表产品型号规格275
表257气体发生器规格型号277
表258系列精密移液器型号规格278
表259各种型号干电池的性能279
表260常用蓄电池体系和基本性能280
表261常用蓄电池主要特性和应用281
表262部分国产甘汞电极性能285
表263天平精度分级表288
表264国内外部分天平型号一览表288
表265MA系列电子分析天平型号规格290
表266MP系列上皿式精密天平型号规格290
表267Y系列应变片上皿式电子天平型号规格291
表268WP系列微量电子天平型号规格291
表269JNB系列扭力天平型号与技术参数298
表270HCTP11系列架盘天平型号规格及技术参数298
表27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316
表272分析实验室用水的技术要求341
表273各种方法制备的实验用水残留金属离子的含量342
表274理论纯水的电导率和换算系数343
表275化学试剂的分级344
表276重铬酸钾试剂中杂质最高含量344
表277特殊规格的化学试剂345
表278常用酸、碱试剂的一般性能346
表279常用盐类和其他试剂的一般性质347
表280常用有机溶剂的一般性质354
表281有机溶剂间的互溶性355
表282适于制作有机溶剂容器的合成材料357
表283有机溶剂的应用领域361
表284常用干燥剂的干燥能力364
表285各种干燥剂的通性364
表286气体干燥用的干燥剂365
表287有机化合物干燥用的干燥剂365
表288分子筛的化学组成及特性366
表289分子筛按分子大小吸附分类366
表290容量法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367
表291常用化合物的干燥条件367
表292常见气体的吸收剂369
表293盐和水(冷至15℃)混合所达最低温度370
表294盐或酸与雪或碎冰混合所达最低温度370
表295盐、碱、酸和冰混合所达最低温度370
表296用于制冷的液态气体370
表297阳离子的掩蔽剂372
表298阴离子和中性分子的掩蔽剂375
表299常用的解蔽剂375
表2100某些痕量成分的解蔽376
表2101络合滴定中使用的掩蔽剂376
表2102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381
表2103常见的易爆混合物383
表2104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极限384
表2105火灾的分类及可使用的灭火器384
表2106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385
表2107毒物危害程度级别385
表2108常见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中毒症状和救治方法386
表2109常见化学烧伤的急救和治疗388
表2110我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388
表2111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389
表2112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389
表2113高压气瓶的颜色和标志391
表2114分度吸量管的分类、级别规格及注意事项410
表2115滴定管的流出时间412
表2116滴定管的容量允差412
表2117容量瓶的容量允差412
表2118单标线吸量管的容量允差412
表2119分度吸量管的容量允差413
表2120单标线吸量管的流出时间413
表2121分度吸量管的流出时间414
表2122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415
表2123不同温度、压力下干燥空气密度415
表2124石英与玻璃的体热膨胀系数416
表2125容量量器校准时,各参数偏差引起的容积误差416
表2126弯液面读数引起容积的绝对误差416
表2127微孔玻璃漏斗(坩埚)的规格和用途421
第三章计量单位、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
表31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424
表32国际单位制(SI)的辅助单位424
表33国际单位制(SI)导出的具有专门名称的单位425
表34国际单位制(SI)的词头425
表35与国际单位制(SI)并用的单位425
表36暂时与国际单位制(SI)并用的单位426
表37国家选定的其他非国际单位426
表38长度单位间的换算427
表39面积单位间的换算427
表310体积与容积单位间的换算427
表311质量单位间的换算427
表312压力单位间的换算428
表313质量流量单位间的换算428
表314体积流量单位间的换算428
表315功、能、热量单位间的换算429
表316功率单位间的换算429
表317导热系数(热导率)单位间的换算430
表318传热系数单位间的换算430
表319温度单位间的换算430
表320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431
表321行业标准代号436
表322综合类国家标准439
表323农业、林业类国家标准441
表324医药、卫生、劳动保护类国家标准447
表325矿业类国家标准454
表326能源类(石油、核技术)国家标准465
表327化工类国家标准470
表328冶金类国家标准485
表329食品类国家标准507
表330环境保护类国家标准513
表331其他类国家标准518
表332标准物质的分类编号530
表333铁与钢的标准物质532
表334非铁合金标准物质533
表335高纯金属标准物质534
表336金属中气体标准物质534
表337气体标准物质534
表338岩石、土壤标准物质534
表339煤、煤飞灰和焦炭的标准物质535
表340化工产品标准物质536
表341生物物质的标准物质536
表342水中金属离子和水质浊度标准物质536
表343pH值标准物质537
表344物理特性与物理化学特性测量标准物质537
表345白板、色板和渗透管标准物质537
表346电子探针标准物质537
表347铁与钢国家二级标准物质538
表348非铁合金国家二级标准物质538
表349气体国家二级标准物质538
表350化工产品国家二级标准物质539
表351岩石、土壤国家二级标准物质540
表352渗透管国家二级标准物质540
表353水成分及化学耗氧量国家二级标准物质541
表354生物物质国家二级标准物质543
表355煤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国家二级标准物质543
表356工程技术特性测量国家二级标准物质544
表357~表384物理特性与物理化学特性测量国家二级标准物质(1~28)544~550
表385元素溶液实物国家标准550
表386环境实物国家标准551
表387钢铁实物国家标准552
表388固体实物标准样品553
表389有机纯气体553
表390无机纯气体553
表391发射光谱实物标准样品554
表392容量分析中常用的基准试剂554
第四章溶液及其配制
表41实验室常见的新旧计量单位对照573
表42分析化学中溶液浓度的一般表示方法574
表43常用酸、碱试剂的密度与浓度584
表44几种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584
表45常用酸、碱的一般性质585
表46常用酸溶液的配制方法586
表47常用碱溶液的配制方法586
表48常用盐溶液的配制方法(配制量约为1L)586
表49常用试剂饱和溶液的配制方法588
表410某些特殊试剂溶液的配制方法589
表411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配制方法590
表412常用双组分酸、碱指示剂及其配制方法591
表413常用多组分酸、碱指示剂及其配制方法591
表414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及其配制方法592
表415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及其配制方法592
表416常用吸附指示剂及其配制方法592
表417普通缓冲溶液的配制593
表418标准缓冲溶液(pH标准溶液)的配制593
表419伯瑞坦罗比森缓冲溶液的配制594
表420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溶液的配制595
表421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配制595
表422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的配制595
表423元素与常见离子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596
第五章误差、有效数字与数据处理
表51铁含量分析结果606
表52置信水平的Q值613
表53置信系数t值615
表5495%置信度的F值617
第六章部分物理与化学常数(数据)测定方法
表61标准大气压下国际温标的基准点620
表62国际实用温标定点620
表63水银温度计种类和使用范围621
表64温度计校正对照表621
表65用于校正温度计的化合物622
表66德国Jena 16Ⅲ号玻璃所制的贝克曼温度计的校正值624
表67几种常见的热电偶温度计的适用范围及其室温下温差电势的温度系数624
表68热电偶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电势625
表69熔点测定常用浴液627
表610沸点测定常用的标准样品629
表611原子折射率634
表612折射率测定用的标准试样634
表613自动指示旋光仪检定分级640
表614水和苯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f)641
表615滴重法测定表面张力的校正因子F649
表616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张力650
表617用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时某些高聚物的经验常数654
表618液体有机化合物的黏度657
表619(a)不同大气压下闪点或燃点的修正值Δt665
表619(b)不同大气压力范围的闪点修正值Δt667
表620部分国产甘汞电极性能679
表621常见的参考电极的电极电位681
表622参考电极电位与温度关系681
表623部分国产玻璃电极的性能682
表624部分国产常用pH计性能一览表683
表625pH计的检定项目和要求685
表626电导率仪各量程范围与配用电极690
表627各种电子跃迁、波长及相应能量699
表628不同的电子结构和吸收波长699
表629一些常见有机化合物紫外最大吸收波长700
表630各种常用溶剂的使用最低波长极限703
表631常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及生产厂家704
表632红外光谱的波长范围与仪器部件709
表633部分红外光谱仪特性712
表634常用溶剂的红外透明波段715
表635质子的自旋自旋耦合常数(绝对值)722
表636各种氢核化学位移的近似值范围725
表637取代基对化学位移的影响726
表638取代的乙烯类(在CCl4中)的化学位移取代基常数(Z)726
表639取代基对苯氢核δ值的影响(δ值×10-6)727
表640商品氘代溶剂中残留质子的化学位移729
第七章分离、富集和纯化的基本方法
表71常用重结晶溶剂738
表72常用的重结晶混合溶剂组成739
表73重结晶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739
表74气压对升华温度的影响740
表75可利用升华法分离(提纯)的物质740
表76常压升华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741
表77减压升华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741
表78用氨水(在铵盐存在下)或氢氧化钠沉淀金属离子742
表79用有机碱产生氢氧化物沉淀的条件742
表710某些氢氧化物沉淀和溶解时所需的pH值742
表711常见阳离子硫化物的沉淀条件和溶解条件743
表712其他沉淀生成条件744
表713常用的有机沉淀剂745
表714常用有机共沉淀剂748
表715挥发性元素的挥发形式748
表716某些元素的挥发和蒸馏分离条件749
表717几种常见的共沸混合物749
表718常压蒸馏操作及注意事项751
表719减压蒸馏操作及注意事项753
表720水蒸气蒸馏操作及注意事项755
表721常用萃取剂及其应用范围760
表722常用络合萃取剂、螯合萃取剂及离子缔合萃取剂761
表723各种元素的萃取分离条件765
表724萃取操作及注意事项773
表725某些超临界萃取剂的临界参数775
表726超临界流体与气体、液体传递性能的比较775
表727几类双水相体系779
表728应用双水相萃取从微生物的破碎细胞提取多种酶的例子780
表729常用吸附剂782
表730常用吸附剂的制备和处理782
表731吸附剂的附加剂783
表732氧化铝、硅胶的含水量与活性之间的关系783
表733氧化铝活性等级783
表734国产离子交换树脂的牌号及性能786
表735某些螯合树脂的结构及应用787
表736强酸型树脂在水中的溶胀性789
表737几种树脂对Eu的分配系数和Pm与Eu的分离因子791
表738某些离子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选择系数792
表739某些国产凝胶的性能797
表740常用的凝胶色谱法流动相798
表741萃取色谱中常用的载体800
表742柱色谱法的操作804
表743部分有机物柱色谱体系805
表744常用的柱色谱法溶剂和洗脱剂807
表745吸附薄层法与分配薄层法的主要特点808
表746柱色谱法常用的吸附剂及载体809
表747纤维素预制薄层板811
表748硅胶预制薄层板811
表749聚酰胺预制薄层板811
表750薄层色谱法分离各类化合物的吸附剂(载体)及展开剂813
表751薄层色谱法用的吸附剂、展开剂及显色剂814
表752制备不同吸附薄层时选用的溶剂及活化条件816
表753氧化铝活性级别测定表(Rf值)817
表754有机化合物的显色剂819
表755用于无机离子的显色剂819
表756新华滤纸的型号与性能823
表757纸色谱分离某些化合物的固定相及展开剂826
表758纸色谱法常用显色剂及显色方法828
表759纸色谱法中某些阳离子的显色剂828
表760纸色谱法中某些阴离子的显色剂829
表761常见金属离子的Rf值829
表762氨基酸的Rf值830
表763核苷酸类物质的Rf值830
表764不挥发性有机酸的Rf值831
表765挥发性脂肪酸铵盐的Rf值831
表766糖类的Rf值831
表767常用的挥发性缓冲溶液835
表768低离子强度缓冲溶液的配制835
表769某些物质电泳时常用的缓冲溶液836
表770纸电泳法分离无机离子837
表771氨基酸的相对迁移值839
表772胺类的相对迁移值839
表773环己六醇各种同分异构体的MG值840
表774纸上电泳中有机酸的迁移率(m)对离解常数(K)的依从性840
表775各种醛、酮类在01mol/L亚硫酸氢盐中的相对迁移值840
表776甾酮化合物的相对迁移值840
表777某些糖在1%硼酸溶液中的移动距离841
表778某些己糖醇的移动距离841
表779糖类在20℃不同pH值的硼酸盐缓冲液中于Whatman 1号滤纸上的迁移率841
表780各种多糖在006mol/L二乙基巴比土酸缓冲液(pH=85)中的迁移率841
表781与核酸有关的化合物的MG值841
表782生物碱类在5mol/L乙酸中的移动距离842
表783薄层电泳法分离各类物质的条件842
表784毛细管电泳的部分模式847
表785可用作毛细管电泳缓冲试剂的某些有机碱847
表786毛细管电泳中常用的缓冲试剂848
表787毛细管凝胶电泳中常用的缓冲液组成849
表788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851
表789毛细管电泳在分离上的应用实例852
表790常见的膜分类方式853
表791工业化膜分离过程及其特性854
表792主要的膜材料及其应用855
表793主要膜结构参数的测量方法855
表794膜的主要制备方法856
表795各种形式膜分离器的主要特性857
表796反渗透过程的主要应用859
表797反渗透与纳滤分离性能的比较860
表798超滤、微滤与反渗透的比较860
表799超滤过程的主要工业应用861
表7100微滤过程的部分应用861
表7101离子交换膜的性能863
表7102气体膜分离过程的应用与发展864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