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化学、环境、材料专业教学实践(陈红雨)

化学、环境、材料专业教学实践(陈红雨)

  • 作者
  • 陈红雨、俞英 主编

本书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近两年的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书中首先交代了该院化学、环境、材料专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背景,接着从课程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和化学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四个方面对教学研究和改革进行了总结,多层面、多角度地对化学、环境、材料专业教学一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不乏闪光点,非常值得借鉴。 本书适合化学、环境、材...


  • ¥68.00

ISBN: 978-7-122-04480-8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09-03-18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04480-8

语种: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9-03-18

装帧:平装

页数:256

图书前言

当不少人怀疑师范院校“该不该,能不能”办好非师范理工科专业教育的时候,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可以用事实来回答这个问题:材料化学是新建专业,2004年首次招生,2008年首届学生毕业,首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65%,至2008年12月就业率达到100%,明显高于其他一些师范专业;环境工程是新建的专业,2005年首次招生,2009年将有首届毕业生,该届毕业生已经开始百分之百地从事实际的环境工程设计,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要求进行工程设计,不允许做研究论文。我们克服了一般师范院校的非师范理工科专业过于依赖母体专业以及容易将工科办成了理科的弊病。我们的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材料化学等三个新专业都是依托母体专业——化学教育专业发展起来的,为了不受母体专业的控制与影响,我们及时成立了化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化学系,使三个专业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体系相对独立地运作,值得其他师范院校相关院系借鉴。处理好非师范专业与母体师范专业的教学关系确实不易。因此,我们将化学、环境、材料三个教学体系的一些教学实践,特别是针对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面的教学经验与体会进行了总结。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崛起于2005年的本科教学评估,很多教师得益于2005年的本科教学评估,无论在课程教学、实验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学生创新等方面,近几年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李前树教授认为没有创新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部分标志性成果:在校本科生仅2007年和2008年,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的国外权威刊物(影响因子10以上)发表研究论文5篇,本科生参加近3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本科生参加近3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分别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2006级近1/3的同学选修本科生研究创新型课程,共30个课题获批2008年度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等等。
  本书的编写人员主要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全书由陈红雨教授和俞英教授主编并统稿。第1章由陈红雨编写;第2章分别由李景宁(211和213)、宋海燕(212)、汤又文(214)、何广平(215和216)、许旋(217)、章伟光(218)、李来胜(221)、邓培雁(222)、李耀威(223)、张秋云(224)、张延霖(225)、黄虹(226和227)、舒月红(228)、江峰(229)、石光(231)、李爱菊(232)、范军(241)、俞英(242)、孙艳辉(243)、周广英(244)、曹玉娟(251)、常玉(252)、李佳(253)编写;第3章分别由肖信(311)、汪朝阳(312)、马国正(321)、何广平(322和323)、李红(324)、曾丽璇(33)编写;第4章分别由罗一帆(41)、汤又文(421)、汪朝阳(422和423)、申俊英(424)、李核(425)、何广平(426和432)、马国正(431)、李国良(433)、宋海燕(434)、罗穗莲(435)、龙玉华(436)编写;第5章分别由李佳(51)、俞英(521和523)、莫海洪(522)、王辉(524)和张卫东(525)编写。张延霖博士为本书的整理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陈红雨
2009年1月于广州

精彩书摘

本书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近两年的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书中首先交代了该院化学、环境、材料专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背景,接着从课程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和化学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四个方面对教学研究和改革进行了总结,多层面、多角度地对化学、环境、材料专业教学一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不乏闪光点,非常值得借鉴。
  本书适合化学、环境、材料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教学工作者参阅,也适合攻读学科教学论的教育硕士参考。

目录

第1章概论1
11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概况1
111教学与科研现状1
112本科专业介绍2
12相关本科专业规范要求3
121化学专业规范要求4
122环境科学专业规范要求9
123环境工程专业规范要求11
124材料化学专业规范要求14
13学院专业地位及对策19
131学院本科专业涉及的学科19
132学校理工科地位21
133学院专业地位25
134专业发展对策26
参考文献31
第2章课程教学32
21化学课程教学实践32
211化学知识的外部表征形式与特点32
212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运用多元化教学38
213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指月思想40
214分析化学的精品课程建设43
215物理化学课程中研究式学习的教学设计48
216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评价形式54
217结构化学的自主学习式教学57
218综合化学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建设60
22环境课程教学实践62
221环境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62
222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65
223环境污染与控制课程的教学实践68
224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71
225适应环境类专业的流体力学教学73
226环境规划学的教学改革76
227案例教学法在环境法学课程中的应用79
228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83
229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教学88
23材料化学课程教学92
231材料化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92
232环境材料导论的案例教学96
24双语教学实践103
241无机化学的双语教学103
242分析化学的双语教学107
243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双语教学112
244化工原理的双语教学114
25课程教学经验116
251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的体会116
252教学中的情感运用120
253把握好大学生的学习风格124
参考文献129
第3章多媒体教学132
31化学课件的多媒体特点132
311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32
312化学课件的人文性设计137
32化学专业的多媒体教学实践139
321多媒体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139
322网络环境下的选修课教学143
323网上实验教学模式146
324应用电化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149
33环境专业的多媒体教学实践152
331流媒体技术在环境学导论网络课程建设中的应用152
332环境学导论网络课程建设中的体会153
参考文献154
第4章实验教学156
41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156
411实验室开放与管理156
412仪器设备的管理机制160
413实验室安全管理163
42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167
421创新型实验教学167
422全面考察实验成绩169
423实验报告的功能评价174
424无机化学的开放实验178
425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181
426三位一体的教程设置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185
43实验教学案例189
431从扣式镍氢电池的制备与性能表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89
432添加剂对燃油的助燃消烟作用与尾气成分测定192
433通过铝的阳极氧化实验多方面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198
434制备硫酸亚铁铵的综合设计型实验201
435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203
436用微型实验方法合成正丁基巴比妥酸205
参考文献208
第5章化学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210
51高师生教学实践210
52中学化学教学实践213
521初中化学学习难点的教学策略213
522高中实验化学的模块教学219
523高三化学复习的策略226
524合作反馈教学模式在化学测验讲评课中的应用234
525化学新课程的有效教学241
参考文献245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