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材,全书共分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实验、附录三大部分。适当增添了一些当代大学化学实验必备的先进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的介绍;增加了适应于大学低年级开设的多个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内容;结合学科发展,设置了异核、多核和1~3维配合物的合成、组成和结构分析的探究性实验内容。 本教材可作为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排水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包括化学在内的涵盖理、工、农、医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的基础化学实验教材。
为了配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在广州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编写了这本适合化学(化学教育、应用化学、科学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化工贸易)、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11个专业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程。本书也可作为包括化学在内的涵盖理、工、农、医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的基础化学实验教材。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基础的化学实验技能课程,全书内容主要由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部分《分析化学实验》并融入适量的《物理化学实验》内容精选组合而成,内容选材详略得当。全书编写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既注意紧密联系化学基本理论,同时更加注重该课程是一门独立开设的大学化学实验技能基础课程。 本教材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修改和增添了一些当代大学化学实验必备的先进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的介绍,体现了时代特征。 2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一些经典的实验有针对性地增加了相关的思考题以及重要问题的批注,有利于化学基础薄弱和没有实验经历的学生的学习。 3根据实验教学改革的需求,增添了适应于大学低年级开设的多个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难度循序渐进,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结合学科发展和本学校教师科研的特点,设置了异核、多核和1~3维配合物的合成、组成和结构分析的探究性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书由吴惠明和徐敏主编,吴惠明负责本书中的绪论,实验室的基本常识,实验数据处理,酒精喷灯的使用和玻璃管(棒)等简单加工,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硫酸铝钾大晶体的制备及碱式碳酸铜的制备的编写;徐敏负责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实验基本操作,由海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异核配合物【Co(en)2Cl2】3【Fe(C2O4)3】·45H2O的制备、组成和性能测定,钴(Ⅲ)氨配合物的制备和组成测定及附录的编写;宋龄瑛负责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碘化铅溶度积的测定,ds区元素、d区元素,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组成和纯度分析的编写;梁敏华负责编写滴定操作练习,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含铬废水处理及含量测定的编写;周爱菊负责p区元素及多核锰簇合物的合成及其组成分析的编写;董文负责前言,过渡、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测定的编写。此外,由吴惠明和徐敏全面负责组织、审核和统稿工作。编写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教材、手册,在此向这些图书的作者表示感谢。 本书讲义已经过三年的试用,在内容上进行了不断的修正和增补。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 本书出版得到了广州大学教材出版基金资助,特此鸣谢。 编者 2010年3月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1绪论1 1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 12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1 121预习1 122实验1 123实验报告1 2实验室基本常识6 21学生实验守则6 22实验室安全守则6 221概述6 222化学实验室安全守则7 23实验事故处理8 3实验数据处理9 31误差的概念9 32测量中误差的处理方法9 3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0 331有效数字位数的确定10 332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11 34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11 341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的优点11 342作图步骤12 4常用仪器介绍13 41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13 42称量仪器18 421台秤及使用18 422电子天平及使用19 43pH计19 4316173R型台式pH计的基本原理19 4326173R型台式pH计的pH校正步骤20 4336173R型台式pH计的测量步骤20 44分光光度计20 441原理21 442仪器操作程序21 45电导率仪24 451基本原理24 452DDS11A型电导率仪25 46试纸27 461pH试纸27 462其他常用试纸28 47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28 471使用方法28 472注意事项29 5实验基本操作30 51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30 511玻璃仪器的洗涤30 512沉淀垢渍的洗涤31 513洗涤液的配制31 514玻璃度量仪器的洗涤31 515仪器的干燥32 52加热及冷却方法32 521加热方法32 522热源的使用34 523冷却方法37 53固体物质的溶解、固液分离、蒸发(浓缩)和结晶37 531固体溶解37 532固液分离38 533蒸发(浓缩)、结晶(重结晶)42 54固体试剂的干燥42 541自然干燥43 542加热干燥43 543干燥器干燥43 55离子交换分离44 551离子交换柱装置44 552离子交换分离44 56滴定操作44 561滴定管44 562容量瓶47 563移液管、吸量管48 第二部分实验 实验一酒精喷灯的使用和玻璃管(棒)等简单加工49 实验二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53 实验三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56 实验四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58 实验五滴定操作练习60 实验六由海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63 实验七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66 实验八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68 实验九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71 实验十醋酸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测定74 实验十一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76 实验十二碘化铅溶度积的测定80 实验十三p区元素82 实验十四ds区元素90 实验十五d区元素93 实验十六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Ⅰ)97 实验十七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Ⅱ)104 实验十八硫酸铝钾大晶体的制备107 实验十九碱式碳酸铜的制备109 实验二十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组成和纯度分析111 实验二十一钴(Ⅲ)氨配合物的制备和组成测定113 实验二十二异核配合物【Co(en)2Cl2】3【Fe(C2O4)3】·45H2O的制备、组成和性能测定115 实验二十三含铬废水处理及含量测定118 实验二十四多核锰簇合物的合成及其组成分析120 实验二十五过渡、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测定122 实验二十六铵盐中氮的测定(甲醛法)123 实验二十七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125 实验二十八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127 第三部分附录 附录1常用酸碱浓度129 附录2常见沉淀物的pH值129 附录3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130 附录4实验室常用试剂溶液的配制134 附录5危险药品的分类、性质和管理135 主要参考文献138
ISBN:978-7-122-08255-8
语种:中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9-01-01
装帧:平装
页数: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