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工科各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开设较少学时工科化学课编写的教材,密切联系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传递、生命科学发展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介绍工科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每章末附有科学家的贡献和科学发现的启示,可读性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给以科学创新的启发。将工程化学实验内容作为一章,减轻学生负担。全书共7章: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反应原理,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化学与人类的进步,工程化学实验。每章中思考与练习题在各节之后列出,习题在每章末列出,书后附录汇集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专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学已深入到生命、材料和信息等各个领域,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成为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在高等学校,化学与数学、物理等同属于自然科学基础课。工程化学是高等工程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基础课程,是高等工科学校大多数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化学与工程技术间的桥梁,是造就“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高级科技人才所必需的课程。 本书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传递、生命科学发展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地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 针对非化学化工专业的化学课学时数少的特点及教师和学生对教材提出的反馈意见,我们在《工科基础化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希望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拓宽视野、增强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增加了实验内容(第7章为工程化学实验)。工程化学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基础实验、开放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验证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借助仪器试剂观察在通常条件下难于发现和理解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化学安全观念、基本仪器的操作能力,为化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工程化学实验的开设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化学课程结束以后,仍有部分学生与工程化学课程组教师联系,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来,还有的学生请工程化学课程组的教师帮助分析解决他们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每章末附有科学家的贡献和科学发现的启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了解本章中一些定律或定理的发现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这部分内容告诉学生,一个人要在所研究领域有所发现和发明,除了天资和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外,还要有百折不挠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附录中1901~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科学家的介绍也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本书更便于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检等。学生只有主动去读书,才会自觉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思维方法。 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反应原理,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化学与人类的进步,工程化学实验。其中第1章、第3章和第7章由谢丹阳编写,第2章、第5章和第6章由李秋荣编写,第4章由乔玉卿编写。全书由李秋荣教授统稿,高发明教授主审。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的缺点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1年2月于秦皇岛
第1章物质的聚集状态1 11化学的基本概念1 111分子、原子及团簇1 112元素3 113系统、环境和相3 114状态与状态函数4 115物质的量5 12气体和等离子体5 121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5 122大气相对湿度7 123等离子体8 124大气污染及其防治9 13液体13 131水的结构和性质13 132稀溶液的依数性16 133水污染及其防治19 14固体20 141晶体和非晶体20 142晶体的基本类型21 143过渡型晶体23 144混合键型晶体24 145固体废物的污染及治理25 科学家的贡献和科学发现的启示26 习题27 第2章化学反应原理29 21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29 211热力学第一定律29 21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0 213反应热效应的测量32 214反应热效应的计算32 215能源的开发与应用36 22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38 221自发过程38 222熵变与反应的方向38 223吉布斯函数变与反应自发性的判断41 224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化学平衡44 23化学反应的速率46 231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46 23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49 23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2 科学家的贡献和科学发现的启示53 习题55 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57 31可溶弱电解质的单相离子平衡57 311酸碱理论概述57 312水溶液中单相离子平衡60 32难溶强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66 321溶度积67 322溶度积规则69 33配位化合物的离子平衡72 33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73 332配位化合物的组成74 333配合物的命名74 334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75 335配位反应的应用77 科学家的贡献和科学发现的启示78 习题80 第4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81 41氧化还原反应81 411氧化数81 412氧化剂与还原剂82 413氧化还原电对82 41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83 42原电池84 421原电池的组成85 422电极反应85 423原电池的符号表示式86 424常用电极类型86 43电极电势及应用88 431双电层理论88 432标准电极电势88 433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89 434能斯特方程式90 435电极电势的应用92 44电解及应用94 441分解电压和超电势94 442电解产物的判断96 443电解的应用97 45金属的腐蚀与防护99 451腐蚀机理99 452金属腐蚀的防护101 46化学电源103 461概述103 462原电池(一次电池)103 463蓄电池(二次电池)104 464燃料电池106 465太阳能电池107 科学家的贡献和科学发现的启示107 习题108 第5章物质结构基础110 5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10 511玻尔的氢原子结构理论110 512电子运动的特性112 513波函数114 514电子云117 52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周期系119 521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119 522核外电子分布与周期系120 53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124 531化学键及其类型124 532分子的极性129 533分子间相互作用力130 科学家的贡献和科学发现的启示132 习题135 第6章化学与人类的进步137 61化学与人们的工作生活137 611衣137 612食138 613住141 614行142 615颜色化学145 616洗涤剂和化妆品14762化学与材料科学150 621金属和合金材料150 622无机非金属材料156 623合成高分子材料161 624复合材料166 625生态环境材料168 科学家的贡献和科学发现的启示170 第7章工程化学实验172 实验1水质检验及自来水硬度的测定172 实验2固体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176 实验3混合碱液中组分含量的测定(双指示剂法)178 实验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80 实验5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182 附录184 附录1国际单位制184 附录2常见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熵的 数据185 附录3水溶液中某些水合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熵的数据187 附录4常见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298K)188 附录5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98K)189 附录6常见配离子在标准状态的稳定常数(298K)190 附录7常见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298K)190 附录8常用化学试剂的等级标准191 附录91常用酸碱指示剂192 附录92常用金属指示剂192 附录10元素符号的中英文名称192 附录111901~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情况表196 工程化学综合测试题202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10 参考文献213
ISBN:978-7-122-10382-6
语种:中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9-08-01
装帧:平装
页数: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