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环境工程技术(另售课件)(薛叙明)

环境工程技术(另售课件)(薛叙明)

  • 作者
  • 薛叙明 主编

全书分四篇17章,第一篇为水污染控制技术,内容包括水体污染基本知识,污水的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第二篇为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内容包括大气污染控制基本知识、燃烧过程中各种污染物的形成、气态污染物的治理和粉尘的处理;第三篇为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内容包括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基本知识,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资源化利用和最终处置;第四篇为其他公害...


  • ¥31.00

ISBN: 7-5025-3881-X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07-03-19

图书介绍

ISBN:7-5025-3881-X

语种:中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7-03-19

装帧:平装

页数:400

图书前言

当今世界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对于今天的人类十分重要,而且还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的生存安全。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环境污染及环境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因此,防治污染、治理环境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适应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对环境专门人才,特别是具有从事环境保护与监测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环境类专业。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及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并评审通过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三年制),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依据本教学计划,组织全国十多所学校的教师编写了中等职业学校环境保护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环境工程技术》是环境保护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及本课程的性质,力求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前瞻性。对目前环保领域广泛采用的成熟技术及工艺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注意介绍和反映当前国内外最新技术和科技成果,力求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着重突出了能力的培养,注重生产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本教材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用书,我们充分考虑了目前三年制中职教育的生源特点,在编写中力求做到:降低理论深度,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循序渐进,强调联系实际,文字精练易懂,并配有大量插图,便于学生自学。
3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根据编者多年教学经验,在每一章开头设置了“学习指南”,以引导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章后添加了“本章小结”,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和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并通过编入形式多样、内容紧扣教学的习题与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
4体现能力为本,留出知识接口。改革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相分离的传统,而将实验教学内容以技能训练形式及现场教学形式紧跟于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之后,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以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在每章的最后增设了“知识小浪花”栏目,用于介绍本课程或相关章节内容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及其他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扩大其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并留下相应的知识接口及增加教材的可读性。 
5考虑了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中等职业学校各层次的具体情况,采用模块式教学,内容安排中带“*”号的章节作为选学模块,以适应不同学时的教学要求。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人员有: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薛叙明老师(编写第1~7章),广西化工学校许强老师(编写第2、3章),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李东升老师(编写第8~11章),河南省平顶山城建专科学校靳慧霞老师(编写第12~15章),辽宁省本溪化工学校王玉祥老师(编写第16~18章)。全书由薛叙明老师任主编并统稿。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化工出版社及有关单位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特别是常州化工学校沈永祥校长、曹红英老师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并做了大量工作;常州化工学校陈炳和副校长、李耀中、李弘、黄志坚、钮鑫等老师、南京绿色环保工程公司陆见雪高级工程师等对本书的编写工作也提供了很多帮助。
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陈家军教授任责任主审,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王金生教授、刘红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阅;与此同时,化工出版社又从行业角度,邀请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冯流博士担任行业主审,审阅了全书。上述两方面专家都对本教材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此外,书稿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大量国内高校、中专及其他类型学校的相关教材和文献资料(参考文献名录列于书后)。在此谨向上述各位领导、专家及参考文献的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又很仓促,尽管力图完美,但错误与不足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2年5月8日

精彩书摘

全书分四篇17章,第一篇为水污染控制技术,内容包括水体污染基本知识,污水的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第二篇为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内容包括大气污染控制基本知识、燃烧过程中各种污染物的形成、气态污染物的治理和粉尘的处理;第三篇为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内容包括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基本知识,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资源化利用和最终处置;第四篇为其他公害防治技术,内容包括噪声、振动、电磁辐射与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技术。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环境监测与保护专业学生用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环保工作的工人培训教材,此外,还可供其他关心环保工程的人士参考。

目录

1绪论 1
学习指南1
11环境及环境问题1
111环境的概念1
112环境问题1
12环境科学及环境工程2
121环境科学2
122环境工程2
 13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4
13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
*132清洁生产5
14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及学习要求8
141本课程的性质及内容8
142本课程的学习要求9
本章小结9
习题及思考题9
知识小浪花9第一篇水污染控制技术
2水体污染控制基本知识11
学习指南11
21水资源及水循环11
211水资源及其自然分布11
212水循环12
22水体污染及水体自净12
221水体污染12
222水体的自净作用14
23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16
231水体污染的水质指标16
232水质标准18
24污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方法19
241污水处理的基本原则19
242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20
243污水处理的级别22
本章小结23
习题及思考题24
知识小浪花24
3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25
学习指南25
31水质的预处理25
311格栅25
312筛网27
313调节28
32沉淀与隔油31
321沉淀的理论基础31
322沉砂池36
323沉淀池37
324沉淀池的操作管理43
325隔油45
33过滤47
331过滤概述47
332快滤池49
333其他常用过滤设备59
技能训练31:静置沉淀实验61
技能训练32:过滤实验62
本章小结65
习题及思考题65
知识小浪花66
4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67
学习指南67
41中和67
411概述67
412酸性污水的中和处理68
413碱性污水的中和处理72
42混凝73
421混凝原理73
422混凝剂与助凝剂76
423混凝过程及设备77
424澄清池82
43氧化还原83
431概述83
432氧化84
433还原87
*44化学沉淀88
441氢氧化物沉淀法89
442硫化物沉淀法89
443钡盐沉淀法89
45消毒89
451概述89
452氯化法消毒90
453其他消毒方法92
技能训练:混凝实验93
本章小结95
习题及思考题95
知识小浪花96
5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98
学习指南98
51气浮98
511概述98
512气浮原理99
513气浮过程及设备100
52离子交换105
521概述105
522离子交换剂106
523离子交换法的运行方式108
524离子交换系统的操作管理与
维护111
53吸附111
531概述111
532吸附基本原理112
533吸附剂114
534吸附过程、设备及应用实例116
技能训练:气浮实验119
本章小结123
习题及思考题124
知识小浪花124
6污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126
学习指南126
61概述126
611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126
612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的要求131
613污水生物处理的类型及特点133
62活性污泥法134
62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135
622曝气137
623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及其操
作143
624活性污泥法的新发展151
63生物膜法154
631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154
632生物滤池156
633生物转盘162
634生物接触氧化法165
64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167
641厌氧生物处理的对象、目的和
特点167
642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168
643厌氧生物处理方法171
*65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176
651稳定塘176
652污水的土地处理179
*66污水的深度处理及最终处置184
661污水的深度处理184
662污水的最终处置188
现场教学61:生物转盘演示实验190
现场教学62:参观学校所在城市污水处理厂
190
本章小结191
习题及思考题191
知识小浪花193
7污泥的处理及处置 194
学习指南194
71概述194
711污泥的分类、性质及主要指
标194
712污泥的处理及处置方法和典型
流程196
72污泥的浓缩197
721重力浓缩法197
722气浮浓缩法199
73污泥的稳定200
731污泥厌氧消化200
732污泥好氧消化203
74污泥的脱水与干化204
741污泥的机械脱水204
742污泥的干化207
75污泥的最终处置209
751综合利用209
752弃置210
753焚烧210
本章小结211
习题及思考题211
知识小浪花212第二篇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8大气污染控制基本知识213
学习指南213
81大气及大气污染213
811大气及其组成 213
812大气污染的含义、原因及
危害214
82大气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214
821大气污染物214
822大气污染源215
83大气污染控制216
831大气污染控制的含义216
832控制大气污染的途径216
84大气质量控制标准217
841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218
842制定大气质量控制标准的
依据218
843我国的大气质量控制标准218
本章小结220
习题及思考题220
知识小浪花220
9燃烧过程中各种污染物的形成222
学习指南222
91燃料的种类及性质222
911燃料的种类222
912燃料的性质223
92燃料的燃烧过程225
921燃烧过程及燃烧产物225
922燃料燃烧的基本条件225
923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226
93燃烧过程中硫氧化物的形成与
控制226
931硫氧化物的形成机制226
932硫氧化物形成的控制226
94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与
控制227
941氮氧化物的形成机制228
942氮氧化物形成的控制228
95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与控制229
951燃烧过程中烟尘的形成229
952燃烧过程中烟尘的控制230
953燃烧过程中其他污染物的形成230
本章小结232
习题及思考题232
知识小浪花233
10气态污染物的治理234
学习指南234
101吸收法234
1011概述234
1012吸收的基本原理235
1013吸收操作流程236
1014吸收剂的选择237
1015吸收设备237
1016应用实例(一)——低浓度SO2
烟气的净化脱硫238
1017应用实例(二)—— 含NOx
烟气的净化,脱氮氧化物243
102吸附法244
1021概述244
1022吸附基本原理245
1023吸附剂245
1024吸附流程及设备247
1025应用实例(一)——含SO2烟气
的吸附净化脱硫249
1026应用实例(二)——含NOx
烟气的净化,脱氮氧化物250
103催化转化法252
1031催化剂252
1032催化反应器252
1033应用实例——催化还原法净化含
NOx烟气254
*104燃烧法255
1041燃烧类型及特点255
1042燃烧过程及装置255
1043燃烧法应用实例257
1044燃烧热能的回收257
*105冷凝法258
1051冷凝法基本原理258
1052冷凝法流程及设备258
本章小结260
习题及思考题260
知识小浪花260
11粉尘的治理262
学习指南262
111除尘技术基本知识262
1111粉尘的分类262
1112粉尘的性质262
1113除尘装置的性能264
1114除尘装置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266
112机械式除尘器267
1121重力沉降室267
1122惯性除尘器268
1123旋风除尘器269
113袋式除尘器274
1131袋式除尘器的特点274
1132袋式除尘器的分类274
1133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276
1134袋式除尘器的滤料276
1135常用袋式除尘器的结构与性能277
114湿式除尘器279
1141湿式除尘器的特点279
1142湿式除尘器的分类279
1143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279
1144常用湿式除尘器的结构与
性能280
115静电除尘器281
1151静电除尘器的特点281
1152静电除尘器的分类281
1153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283
1154静电除尘器的结构284
本章小结285
习题及思考题285
知识小浪花286第三篇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
12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基本知识288
学习指南288
121固体废物概述288
1211固体废物的定义288
1212固体废物的来源及分类288
1213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289
1214固体废物的危害290
*122危险废物的含义及管理291
1221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分类291
1222危险废物的鉴别291
1223危险废物的管理292
123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及其技术政策292
1231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途径292
1232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293
本章小结294
习题及思考题294
知识小浪花295
13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296
学习指南296
131固体废物的压实296
1311概述296
1312压实处理流程297
1313压实器297
132固体废物的破碎298
1321破碎的目的及破碎类型298
1322破碎机械——机械能破碎技术299
1323低温破碎——非机械能破碎
技术301
133固体废物的分选302
1331概述302
1332筛分303
1333风力选分与水力选分303
1334磁力选分304
134固体废物的固化305
1341概述305
1342水泥固化及应用306
1343沥青固化及应用307
1344石灰固化及应用307
1345玻璃固化及应用308
135固体废物的焚烧308
1351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的目的及
前提308
1352固体废物焚烧温度要求及焚烧
产物309
1353固体废物焚烧设施310
1354焚烧过程污染物的产生与
防治311
136固体废物的热解313
1361固体废物热解处理的目的和
前提313
1362固体废物的热解原理313
1363废塑料的热解处理313
1364废橡胶的热解处理316
137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316
1371堆肥化316
1372沼气化318
1373其他生物处理技术319
本章小结319
习题及思考题319
知识小浪花320
14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321
学习指南321
141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概述321
1411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321
1412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基本原则
及途径322
142固体废物在建材方面的综合利用322
1421高炉渣的建材利用322
1422钢渣的建材利用325
1423煤矸石及粉煤灰的建材利用328
1424其他工业废渣的建材利用330
143固体废物提取有用金属331
1431从硫铁矿烧渣提取有用金属331
1432从含汞废物中回收汞331
1433从其他工业废渣中回收金属332
144固体废物代替工业原料332
1441铬渣的利用332
1442煤矸石代替工业原料生产化工
产品333
1443从煤粉中分选空心微珠333
1444钢渣作熔剂使用333
1445含铬污泥制作磁性材料334
145固体废物作能源334
1451固体废物焚烧释热的利用334
1452固体废物热解生产燃料335
本章小结335
习题及思考题336
知识小浪花336
15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338
学习指南338
151最终处置方法概述338
1511最终处置的概念338
1512最终处置方法的类型338
152固体废物的土地填埋处置339
1521土地填埋处置概述339
1522填埋场地的选择339
1523填埋场地的结构340
1524地下水保护341
1525地表径流水控制及气体控制343
1526填埋方法345
1527填埋操作346
153固体废物的土地耕作处置346
1531土地耕作处置的特点及机理346
1532土地耕作处置的制约因素347
1533土地耕作处置的操作程序348
*154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349
1541浅地层处置的定义349
1542浅地层处置的对象349
1543浅地层处置的方法349
*155固体废物的深井灌注处置350
1551深井灌注处置概述350
1552深井灌注处置操作程序351
*156固体废物的海洋处置352
1561海洋倾倒352
1562远洋焚烧353
本章小结354
习题及思考题354
知识小浪花355第四篇其他公害防治技术
16噪声污染及其防治356
学习指南356
161噪声污染及评价356
1611噪声的定义及分类356
1612噪声的特征及危害356
1613噪声的评价357
1614噪声的测量359
162噪声控制技术360
1621概述360
1622吸声技术360
1623隔声技术362
1624消声技术363
本章小结365
习题及思考题365
知识小浪花366
17振动及其防治367
学习指南367
171振动及其评价367
1711振动的概念及其公害特征367
1712振动的评价367
172振动控制技术369
1721概述369
1722隔振技术369
1723阻尼减振 370
本章小结371
习题及思考题371
知识小浪花372
*18其他公害及其防治373
学习指南373
181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373
1811电磁辐射污染概述373
1812防治电磁辐射污染的基本
方法374
182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376
1821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和分类376
1822放射性废物的危害377
1823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技术377
本章小结380
习题及思考题380
知识小浪花380
主要参考文献382
附录384
附录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
标准384
附录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385
附录3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
浓度391
附录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
浓度392
附录5固体废物产生源及可能产生的废物
提示3931绪论 
学习指南
11环境及环境问题
111环境的概念
112环境问题
12环境科学及环境工程
121环境科学
122环境工程
13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
13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32 清洁生产
14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及学习要求
141本课程的性质及内容
142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本章小结
习题及思考题
知识小浪花
第一篇水污染控制技术
2水体污染控制基本知识
学习指南
21水资源及水循环
211水资源及其自然分布
212水循环
22水体污染及水体自净
221水体污染
222水体的自净作用
23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231水体污染的水质指标
232水质标准
24污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方法
241污水处理的基本原则
242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243污水处理的级别
本章小结
习题及思考题
知识小浪花
2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学习指南
31水质的预处理
311格栅
312筛网
313调节
32沉淀与隔油
321沉淀的理论基础
322沉砂池
323沉淀池
324沉淀池的操作管理
324隔油
33过滤
331过滤概述
332快滤池
333其他常用过滤设备
技能训练31静置沉淀实验
技能训练32过滤实验
本章小结
习题及思考题
知识小浪花
4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本章小结
41中和
411概述
412酸性污水的中和处理
413碱性污水的中和处理
42混凝
421混凝原理
422混凝剂与助凝剂
423混凝过程及设备
424澄清
43氧化还原
431概述
432氧化
433还原
*44化学沉淀
441氢氧化物沉淀法
442硫化物沉淀
443 钡盐沉淀法
45消毒
451概述
452氯化法消毒
453其他消毒方法
技能训练混凝实验
本章小结
习题及思考题
知识小浪花5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学习指南
 51气浮
511概述512气浮原理
513气浮过程及设备
52离子交换
521概述
522离子交换剂
523离子交换法的运行方式
53吸附
531概述
532吸附基本原理
533吸附剂
534 吸附过程、设备及应用实例
技能训练气浮实验
本章小结
习题及思考题
知识小浪花
6污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学习指南
61概述
611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
612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的要求
613污水生物处理的类型及特点
62活性污泥法
62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622曝气
623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及其操作
624活性污泥法的新发展
63生物膜法
631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632生物滤池
633生物转盘
634生物接触氧化法
64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641厌氧生物处理的对象、目的和特点
642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643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65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651稳定塘
652污水的土地处理
* 66污水的深度处理及最终处置
661污水的深度处理
662污水的最终处置
现场教学61生物转盘演示实验
现场教学62参观学校所在城市污水处理厂
本章小结
习题及思考题
知识小浪花
7污泥的处理及处置
学习指南
71概述
711污泥的分类、性质及主要指标
712污泥的处理及处置方法和典型流程
72污泥的浓缩
721重力浓缩法
722气浮浓缩法
73污泥的稳定
731污泥厌氧消化
732污泥好氧消化
74污泥的脱水与干化
741污泥的机械脱水
742污泥的干化
75污泥的最终处置
751综合利用
752弃置
753焚烧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