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基础化学实验(汪建民)

基础化学实验(汪建民)

  • 作者
  • 汪建民 主编

本书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化学基础课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据当代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要求而编写,全书共9章,主要包括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常用光电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制备和性质、物质的分析、物理常数的测定、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等内容,共62个实验项目。本教材对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作了较为详细而精炼的描述,为加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


  • ¥26.00

ISBN: 978-7-122-17574-8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07-06

图书信息

ISBN:978-7-122-17574-8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7-06

装帧:平

页数:208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化学基础课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据当代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要求而编写,全书共9章,主要包括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常用光电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制备和性质、物质的分析、物理常数的测定、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等内容,共62个实验项目。本教材对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作了较为详细而精炼的描述,为加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书中在每个实验中附有注释和思考题,以便于教和学。
本教材内容比较全面,除作为高等农林院校农学、林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等学科本科生实验教材外,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及科技工作者参考。

图书前言

近十年来,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有了长足发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有了很大改变,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我们在原有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了本教材。
本教材是我校二十余年实验教学和教材改革基础上的发展,是我校化学人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晶。本教材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采用新的组织结构,将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整合为一体,加强内容衔接,减少重复。
(2)突出农业院校特点,增加与生命科学和农业科学相结合的实验内容,特别是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和鉴定方面的内容。
(3)加强绿色化学实验理念。通过开设微量实验、半微量实验、循环实验、“三废”处理实验和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实验项目,既处理了废弃物,又节省了实验材料,还培养了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4)在某些实验中列入了多种实验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
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力求编写出一部体现现代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技术和方法,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基础化学实验教材;本教材力图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应用,增加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路,增加学生的创新空间。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化学基础课系列教材”之一,由山东农业大学长期担任实验教学工作、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编写。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全院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鼎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赐教。

编者
2013年4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基础化学实验的目的1
第二节基础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1
第三节基础化学实验室规则3
第四节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4
第五节绿色化学简介6
第六节化学信息资源7
第二章基础化学实验一般知识11
第一节化学实验室用水11
第二节化学试剂基本知识14
第三节基础化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17
第四节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19
第五节实验室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21
第六节实验室常用的加热和冷却方法24
第七节实验室常用的干燥方法28
第八节实验室常用的温度测量方法31
第三章常用光电仪器的使用35
第一节电子天平的使用35
第二节电导率仪的使用38
第三节酸度计的使用41
第四节分光光度计的使用45
第五节折射率仪的使用46
第六节旋光仪的使用49
第四章分离与提纯实验51
实验一去离子水的制备51
实验二粗食盐的提纯53
实验三重结晶55
实验四蒸馏与分馏58
实验五水蒸气蒸馏63
实验六萃取66
实验七升华70
实验八色谱法72
第五章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实验78
实验九用废旧易拉罐制备明矾78
实验十葡萄糖酸钙的制备79
实验十一硫代硫酸钠的制备81
实验十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83
实验十三乙酰苯胺的合成85
实验十四乙酸乙酯的合成87
实验十五乙酰水杨酸的合成90
实验十六电离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92
实验十七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95
实验十八糖类化合物的性质97
实验十九烃的含氧、含氮衍生物的性质99
第六章物理常数测定实验104
实验二十熔点、沸点的测定104
实验二十一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108
实验二十二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111
实验二十三凝固点下降法测定萘的相对分子质量113
实验二十四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16
实验二十五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119
实验二十六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测定123
实验二十七溴百里酚蓝解离常数的测定125
实验二十八固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127
第七章化学分析实验130实验二十九称量操作练习130
实验三十滴定操作练习131
实验三十一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37
实验三十二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140
实验三十三NaOH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41
实验三十四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146
实验三十五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甲醛法)147
实验三十六亚铁盐中铁含量的测定(K2Cr2O7法)148
实验三十七水样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150
实验三十八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KMnO4法)152
实验三十九水的总硬度及钙镁含量的测定154
实验四十土壤pH及可溶性SO2-4含量的测定157
实验四十一水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159
第八章仪器分析实验161实验四十二分光光度法测铁161
实验四十三分光光度法测磷162
实验四十四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165
实验四十五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水中Cl-含量166
实验四十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咖啡碱含量168
实验四十七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170
实验四十八原子吸收法测定天然水中镁的含量171
实验四十九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果、蔬菜中乙烯的含量172
实验五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司匹林药片中的咖啡碱的含量173
第九章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176
实验五十一实验室含铬废液的处理及Cr(Ⅵ)含量的测定176
实验五十二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组成测定178
实验五十三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180
实验五十四肉桂树皮中肉桂醛的提取及鉴定182
实验五十五油料作物中油脂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184
实验五十六蛋壳中Ca、Mg总量的测定(设计性实验)186
实验五十七酱油中NaCl的测定(设计性实验)187
实验五十八碘量法废液中碘的回收(设计性实验)188
实验五十九废干电池的回收与利用(设计性实验)189
实验六十西红柿、番茄汁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设计性实验)190
实验六十一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设计性实验)191
实验六十二用含铬废液处理回收的废渣制备重铬酸钾(设计性实验)192
附录194附录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94
附录二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95
附录三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水)197
附录四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29815K)199
附录五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29815K)200
附录六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29815K)200
附录七常用酸碱溶液的浓度201
附录八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201
附录九常用缓冲溶液和洗液的配制方法202
附录十常用指示剂及配制方法204
附录十一某些氢氧化物沉淀和溶解时所需的pH204
附录十二常见共沸混合物205
附录十三常用有机溶剂的沸点和折射率206
附录十四乙醇水溶液的含量、密度及折射率206
附录十五水的物理性质数据207
参考文献208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