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为大学化学实验类课程适用教材,是“江西省药学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的研究成果。本书包括基础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附录等五大部分。具体涉及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操作;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基本物理量及有关参数的测定等。设计实验包括常量和半微量实验、多步骤系列实验等。以本校优秀的科研成果移植的部分研究性实验具有“点睛”之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其创新能力,这些实验设计加强了环境保护、产物和溶剂的回收、三废处理措施及安全卫生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医学、美容医学、动物医学、药学、制药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目标应向培养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这种定位,对我们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应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为教学理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实用教学体系,彻底改革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进行大学化学教学观念更新的同时,对大学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也势在必行。建立涵盖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多元化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大家共同的方向。 目前,满足适应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综合性化学实验教材较为少见,为此我校“江西省药学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基础化学实验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培养新世纪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化学实验”。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中“非化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结合 “厚知识、宽专业、大综合”的教学理念,对我校已经使用八届的原有讲义进行精心整理、修改、充实、提高,同时吸取国内外现有各分支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是我校“江西省药学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基础化学实验教研室多年教学改革和实践经验的结晶。 本书是“江西省药学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的研究成果,亦是“江西省应用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成果之一。本书是新体系基础化学实验教材,渗透着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深化的改革,实验内容贯穿一条主线:物质的制备—提纯—化学性质及其参数测定—组分分析与结构表征,将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实验重新整合成一门具有独立体系的基础化学实验,精选了81个实验,包括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以本校优秀的科研成果移植的部分研究性实验具有“点睛”之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其创新能力。 本书由郭孟萍任主编,张翘楚任副主编;易艳萍、熊知行、晏细元、汤洪波、周健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 大连理工大学何仁教授、南昌大学陈义旺教授和江西师范大学王涛教授为本书的编写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和具体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第一章基础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1 第一节基础化学实验的目的和任务1 第二节基础化学实验室规则1 第三节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2 第四节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装置6 第五节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保养10 第六节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2 第七节化学计算中的有效数字20 第八节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23 第二章无机化学实验24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3学时)24 实验二灯的使用及玻璃加工(3学时)25 实验三分析天平的使用(3学时)28 实验四溶液的配制与滴定操作(3学时)32 实验五醋酸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的测定(3学时)35 实验六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4学时)36 实验七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4学时)39 实验八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3学时)42 实验九氧化还原反应(3学时)44 实验十配位化合物的生成和性质(3学时)46 实验十一氯化钠的提纯(3学时)48 实验十二硫代硫酸钠的制备(4学时)50 实验十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3学时)52 实验十四碱式碳酸铜的制备(4学时)54 实验十五过氧化钙的制备(6学时)55 实验十六硼、碳、硅、氮、磷(3学时)56 实验十七氧、硫、氯、溴、碘(3学时)59 实验十八碱金属和碱土金属(3学时)60 实验十九锡、铅、锑、铋(3学时)62 实验二十铜、银、锌、汞(3学时)63 实验二十一铬、锰、铁、钴、镍(4学时)65 实验二十二常见离子未知液的定性分析(设计实验)(3学时)68 实验二十三三草酸根合铁(Ⅲ)酸钾的制备(3学时)68 实验二十四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和组成测定(6学时)69 实验二十五十二钼硅酸和十二钨磷酸的制备(5学时)72 第三章有机化学实验74 实验一蒸馏及沸点的测定(3学时)74 实验二熔点的测定(3学时)76 实验三水蒸气蒸馏(5学时)78 实验四萃取(3学时)82 实验五液态有机化合物折射率的测定(3学时)84 实验六重结晶(3学时)86 实验七旋光度的测定(3学时)91 实验八1-溴丁烷的制备(5学时)93 实验九2-甲基-2-丁醇的制备(6学时)95 实验十肉桂酸的制备(4学时)96 实验十一乙酸乙酯的制备(4学时)98 实验十二乙酰水杨酸的制备(3学时)99 实验十三乙酰苯胺的制备(3学时)100 实验十四二苯乙内酰脲的制备(6学时)102 实验十五脲醛树脂的合成(4学时)103 实验十六不饱和烃的制备、性质(4学时)105 实验十七卤代烃、醇和酚的性质(3学时)108 实验十八醛、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性质(3学时)110 实验十九生物碱的提取和杂环化合物的性质(4学时)113 实验二十脂类化合物的性质和胆固醇含量测定(3学时)114 实验二十一糖类物质的性质及旋光度的测定(4学时)116 实验二十二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质(3学时)119 实验二十三绿色叶子中色素的分离——薄层层析(3学时)121 实验二十四氨基酸的分离及鉴定——纸层析法(3学时)123 实验二十五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4学时)(综合设计性实验)125 实验二十六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4学时)(综合设计性实验)126 实验二十七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的制备(4学时)(有机合成设计性实验)127 实验二十八对氨基苯磺酰胺的制备(4学时)(有机合成设计性实验)128 第四章分析化学实验129 实验一滴定操作练习(3学时)129 实验二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131 实验三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132 实验四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3学时)133 实验五食用白醋中HAc浓度的测定(3学时)134 实验六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135 实验七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136 实验八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3学时)137 实验九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4学时)138 实验十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双组分混合物(4学时)139 实验十一电位法测定水溶液的pH值(4学时)141 实验十二循环伏安法判断电极过程(3学时)143 实验十三溶出伏安法测定微量金属离子(3学时)145 实验十四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3学时)146 实验十五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3学时)149 实验十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3学时)150 实验十七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4学时)151 实验十八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3学时)153 实验十九醋酸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4学时)155 实验二十红外光谱测定有机样品(3学时)156 实验二十一薄膜法有机物红外光谱的测定(3学时)158 实验二十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锌锭中铅的含量(3学时)159 实验二十三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自来水硬度的测定)(4学时)160 实验二十四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直接碘量法)(4学时)162 实验二十五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碘离子浓度及AgI和AgCl的Ksp(4学时)162 实验二十六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天然水中的F-(4学时)164 实验二十七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离子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4学时)166 实验二十八洗衣粉活性组分与碱度的测定(6学时)169 附录170 附录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170 附录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71 附录三弱酸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172 附录四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173 附录五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174 附录六溶度积常数(18~25℃)176 附录七标准电极电位(18~25℃)177 附录八几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178 附录九常用混合酸碱指示剂178 附录十氧化还原指示剂179 附录十一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179 附录十二市售酸碱试剂的含量和密度180 附录十三某些氢氧化物沉淀和溶解时所需的pH180 附录十四几种可燃性气体的燃点、最高火焰温度、爆炸范围181 附录十五我国化学试剂(通用)的等级标志181 附录十六常用危险药品的分类181 附录十七定量和定性分析滤纸的规格182 附录十八常用酸碱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对密度和溶解度182 附录十九水的饱和蒸气压184 附录二十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简介184 附录二十一常用试剂的配制189 附录二十二一些无机化合物的颜色190 附录二十三关于毒性、危害性化学药品的知识193 附录二十四化学文献和手册中常见词的英文缩写195 附录二十五基础化学实验报告格式(供参考)197 参考文献198 第一章基础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1 第一节基础化学实验的目的和任务1 第二节基础化学实验室规则1 第三节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2 第四节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装置6 第五节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保养10 第六节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2 第七节化学计算中的有效数字20 第八节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23 第二章无机化学实验24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3学时)24 实验二灯的使用及玻璃加工(3学时)25 实验三分析天平的使用(3学时)28 实验四溶液的配制与滴定操作(3学时)32 实验五醋酸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的测定(3学时)34 实验六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4学时)35 实验七氯化铵生成焓的测定(4学时)39 实验八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3学时)41 实验九氧化还原反应(3学时)44 实验十配位化合物的生成和性质(3学时)46 实验十一氯化钠的提纯(3学时)48 实验十二硫代硫酸钠的制备(4学时)50 实验十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3学时)52 实验十四碱式碳酸铜的制备(4学时)53 实验十五过氧化钙的制备(6学时)54 实验十六硼、碳、硅、氮、磷(3学时)56 实验十七氧、硫、氯、溴、碘(3学时)58 实验十八碱金属和碱土金属(3学时)60 实验十九锡、铅、锑、铋(3学时)61 实验二十铜、银、锌、汞(3学时)62 实验二十一铬、锰、铁、钴、镍(4学时)64 实验二十二常见离子未知液的定性分析(设计实验)(3学时)67 实验二十三三草酸根合铁(Ⅲ)酸钾的制备(3学时)67 实验二十四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和组成测定(6学时)68 实验二十五十二钼硅酸和十二钨磷酸的制备(5学时)71 第三章有机化学实验部分73 实验一蒸馏及沸点的测定(3学时)73 实验二熔点的测定(3学时)75 实验三水蒸气蒸馏(5学时)77 实验四萃取(3学时)80 实验五液态有机化合物折射率的测定(3学时)82 实验六重结晶(3学时)85 实验七旋光度的测定(3学时)89 实验八1-溴丁烷的制备(5学时)92 实验九2-甲基-2-丁醇的制备(6学时)94 实验十肉桂酸的制备(4学时)95 实验十一乙酸乙酯的制备(4学时)96 实验十二乙酰水杨酸的制备(3学时)97 实验十三乙酰苯胺的制备(3学时)99 实验十四二苯乙内酰脲的制备(6学时)100 实验十五脲醛树脂的合成(4学时)101 实验十六不饱和烃的制备性质(4学时)103 实验十七卤代烃、醇和酚的性质(3学时)106 实验十八醛、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性质(3学时)109 实验十九生物碱的提取和杂环化合物的性质(4学时)111 实验二十脂类化合物的性质和胆固醇含量测定(3学时)112 实验二十一糖类物质的性质及旋光度的测定(4学时)114 实验二十二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质(3学时)117 实验二十三绿色叶子中色素的分离——薄层层析(3学时)119 实验二十四氨基酸的分离及鉴定——纸层析法(3学时)121 实验二十五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4学时)(综合设计性实验)123 实验二十六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4学时)(综合设计性实验)124 实验二十七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的制备(4学时)(有机合设计性实验)125 实验二十八对氨基苯磺酰胺的制备(4学时)(有机合成设计性实验)126 第四章分析化学实验127 实验一滴定操作练习(3学时)127 实验二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128 实验三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129 实验四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3学时)130 实验五食用白醋中HAc浓度的测定(3学时)131 实验六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132 实验七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133 实验八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3学时)134 实验九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4学时)135 实验十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双组分混合物(4学时)136 实验十一电位法测定水溶液的pH(4学时)138 实验十二循环伏安法判断电极过程(3学时)141 实验十三溶出伏安法测定微量金属离子(3学时)142 实验十四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3学时)144 实验十五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3学时)146 实验十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3学时)147 实验十七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4学时)148 实验十八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3学时)150 实验十九醋酸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4学时)152 实验二十红外光谱测定有机样品(3学时)153 实验二十一薄膜法有机物红外光谱的测定(3学时)155 实验二十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锌锭中铅的含量(3学时)156 实验二十三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自来水硬度的测定)(4学时)157 实验二十四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直接碘量法)(4学时)158 实验二十五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碘离子浓度及AgI和AgCl的Ksp(4学时)159 实验二十六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天然水中的F-(4学时)161 实验二十七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离子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4学时)163 实验二十八洗衣粉活性组分与碱度的测定(6学时)165 附录167 附录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167 附录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68 附录三弱酸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169 附录五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171 附录六浓度积常数(18~25℃)173 附录七标准电极电位(18~25℃)174 附录八几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175 附录九常用混合酸碱指示剂175 附录十氧化还原指示剂176 附录十一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176 附录十二市售酸碱试剂的含量和密度177 附录十三某些氢氧化物沉淀和溶解时所需的pH177 附录十四几种可燃性气体的燃点、最高火焰温度、爆炸范围178 附录十五我国化学试剂(通用)的等级标志178 附录十六常用危险药品的分类178 附录十七定量和定性分析滤纸的规格179 附录十八常用酸碱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对密度和溶解度179 附录十九水的饱和蒸气压181 附录二十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简介181 附录二十一常用试剂的配制186 附录二十二一些无机化合物的颜色187 附录二十三关于毒性、危害性化学药品的知识190 附录二十四化学文献和手册中常见词的英文缩写192 附录二十五基础化学实验报告格式(供参考用)194 参考文献195
ISBN:978-7-122-20952-8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10-01
装帧:平
页数: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