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线安排内容,首先介绍了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然后按基础性实验、应用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逐步递进安排实验内容,实验项目选取兼具经典性和实用性,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增加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附录给出了一些基础数据,以方便学生查阅。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化学化工类专业《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的实验用书,以及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仝克勤,河南科技大学教务处,教务处副处长 教授,作者在高校教学一线工作32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深谙教学规律,完成省部级教研、科研课题多项,多次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奖。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综合性院校各类专业来说,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面占有很大的比重和重要的位置。为适应未来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针对综合性院校各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化学素质和技能要求,在对现有理、工、农、医类各专业基础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我们组织编写了《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一书。本书可供综合性院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化学化工类专业《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课程的实验用书,以及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线,包括了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技能、实验内容和附录三大模块。其中实验内容中共50个实验,并分为基础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部分。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从基础课角度出发,在理念上树立了“大化学”意识,教材适用专业面广,有利于搭建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平台,以适应化学课程和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同时,也便于实验室管理和开放。 (2)实验内容充实、难易适当,增加了计算机模拟实验内容。较全面地反映了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技能培养目标和要求,能够满足普通本科院校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 (3)对实验内容分层次、按模块设置,并有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培养。 (4)实验内容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5)每个实验项目编写有简明扼要的预习指导,便于教师选做实验和学生预习。 (6)书中全部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并将所有量和单位的符号按国家标准进行了规范。 本书由仝克勤、张长水主持编写。第一部分第一节~第三节由杜西刚编写;第一部分第四节和附录由仝克勤编写;实验一、二、十、十一、十二、二十五、三十二、四十三和五十由郑喜俊编写;实验三、十四、十五、十七、二十、二十二、二十三和二十四由卢敏编写;实验四、八、九、十九、三十一、三十三、三十四、四十四和四十八由张长水编写;实验五、十三、十八、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九和三十七由郑英丽编写;实验六、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四十五、四十六和四十七由吴云骥编写;实验七、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三十八、四十二和四十九由黄新辉编写;(以上排名以编写内容先后为序)。全书由时清亮老师主审,并提出许多宝贵建议,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河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化工与制药学院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对有关作者深表诚挚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8月
第一部分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技能1 第一节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规则和实验室规则1 一、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规则1 二、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室规则1 第二节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和意外事故处理1 一、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2 二、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2 第三节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3 第四节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一般操作技能介绍6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6 二、塞子的配制与简单玻璃工操作7 三、化学试剂的取用10 四、常用的加热仪器与加热操作11 五、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15 六、容量瓶、移液管和滴定管的使用19 七、过滤与离心分离24 八、重结晶29 九、酸度计的使用30 十、电导率仪的使用34 十一、分光光度计的使用36 十二、压力计的使用38 第二部分基础性实验40 实验一粗食盐的提纯40 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的摩尔质量42 实验三金属镁摩尔质量的测定43 实验四化学反应焓变的测定45 实验五醋酸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测定48 实验六解离平衡与沉淀平衡50 实验七二氯化铅溶度积的测定53 实验八氧化还原与电化学55 实验九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57 实验十s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60 实验十一p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62 实验十二过渡元素(铜、锌、汞)的性质64 实验十三分析天平称量练习66 实验十四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比较滴定68 实验十五酸碱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69 实验十六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1 实验十七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2 实验十八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4 第三部分应用性实验76 实验十九果品中总酸度的测定76 实验二十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77 实验二十一食用碱中Na2CO3和NaHCO3含量的测定78 实验二十二铅铋混合液中铅铋的连续测定80 实验二十三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81 实验二十四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KMnO4法)82 实验二十五葡萄糖酸钙片中葡萄糖酸钙含量的测定84 实验二十六铁矿石中铁含量的测定85 实验二十七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87 实验二十八维生素C的测定(直接碘量法)88 实验二十九碘盐中含碘量的测定89 实验三十胆矾中Cu含量的测定91 实验三十一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92 实验三十二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93 实验三十三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95 实验三十四BZ振荡反应97 实验三十五土壤中速效磷的测定99 实验三十六土壤pH值的测定101 实验三十七水中微量氟的测定102 第四部分综合、设计性实验104 实验三十八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与纯度检验104 实验三十九水的净化与水质检测106 实验四十含铬废水处理及铬(Ⅵ)含量的测定110 实验四十一金属的腐蚀与金属的防护处理113 实验四十二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性质及组成分析116 实验四十三阿司匹林药片中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118 实验四十四食品中微量元素的鉴定120 实验四十五常见阴离子未知液的鉴定与分析122 实验四十六基础化学实验废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分析与处理126 实验四十七从定影液中回收银127 实验四十八纸色谱法鉴定Fe3+、Co2+、Ni2+、Cu2+128 实验四十九可溶性钡盐中钡含量的测定——重量法130 实验五十计算机多媒体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32 第五部分附录141 附录1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41 附录2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42 附录3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298.15K)144 附录4标准电极电势φ145 附录5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常数148 附录6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98.15K)149 附录7水的饱和蒸气压150 附录8常见离子及化合物的颜色151 附录9常用基准物质152 附录10常用指示剂及试纸的制备153 附录11常用缓冲溶液及洗涤剂156 参考文献158
ISBN:978-7-122-27176-1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9-09-01
装帧:平
页数: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