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实验操作常识,第二至第五部分涵盖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这四大化学的上百个基础实验项目。减少以往同类教材所编撰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特别是增加一些具有石油、石化特色的学科交叉实验和一些目前科研领域比较前沿的实验项目,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本书为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的基础实验教学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实验教学的选修教材,对化学化工领域的科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近年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是一项基本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具有启发性的、探究性的实验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的科研能力和意识。为了满足世界范围内化学化工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需求,编写一本适应课程发展趋势,多方面发掘学生的综合能力,蕴含科学指导性和启发性的化学实验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书根据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在总结了多年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和改革的基础上,借鉴了其它院校化学实验改革的经验,结合作者所在院校石油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教研成果编写而成。本书对基础化学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并设置一些具有一定专业特色和针对性的学科交叉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化学实验基础。 全书共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介绍了基础化学实验基本要求和基本实验操作常识;第二部分为无机化学实验,选编了32个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内容涉及基础操作练习、无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提纯、基本常数测定,元素性质认知实验、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内容。第三部分为分析化学实验,选编了26个实验,其中包含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分析化学验证及综合实验、分析化学设计实验,该部分涵盖了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重量分析、沉淀滴定、吸光光度法等知识重点,加强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部分为有机化学实验,选编了涵盖基础的验证性实验和较复杂的综合性实验共27个实验项目,包含了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综合运用。第五部分为物理化学实验,按照验证性、综合性共选编22个实验项目,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实验研究思路,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学会一些重要物理化学性能的测定方法;增强应用物理化学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多年从事相关实验教学的阎松、马宏飞、陈微、王莹四位老师共同编写,其中阎松编写了第五部分,马宏飞编写了第一、第四部分,陈微编写了第二部分,王莹编写了第三部分。全书由阎松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张连红、蒋林时、马骏、韩春玉、赖君玲、刘道胜等相关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编写较为匆忙,书中内容难免有疏漏,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第一部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 第一节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要求1 第二节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2 第三节基础化学实验室注意事项及安全知识4 第四节常用玻璃仪器及试剂5 第五节基本操作7 第二部分无机化学实验 实验一仪器的洗涤14 实验二溶液的配制16 实验三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18 实验四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20 实验五银氨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22 实验六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24 实验七I-3I-+I2平衡常数的测定27 实验八卤素30 实验九硫及其化合物34 实验十氮和磷37 实验十一铜、银、锌、镉、汞41 实验十二铬、锰、铁、钴、镍44 实验十三配合物与沉淀-溶解平衡48 实验十四化学反应速度、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测定51 实验十五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54 实验十六分光光度法测定Ti(H2O)2+6、Cr(H2O)3+6和(Cr-EDTA)-的分裂能56 实验十七磺基水杨酸合铜配离子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58 实验十八含铬废液的处理及Cr6+的测定61 实验十九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63 实验二十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66 实验二十一氯化钠的提纯68 实验二十二四水甲酸铜的制备70 实验二十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组成分析72 实验二十四转化法制备硝酸钾74 实验二十五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和结构测定76 实验二十六电导率法测定硫酸钡的溶度积常数78 实验二十七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80 实验二十八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分析82 实验二十九由废铁屑制备三氯化铁试剂——设计实验84 实验三十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定——设计实验85 实验三十一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设计实验87 实验三十二从印刷电路烂板液中制备硫酸铜88 第三部分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一电子分析天平称量操作练习89 实验二容量仪器的校准92 实验三酸碱溶液的配制及滴定操作练习95 实验四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及混合碱的测定98 实验五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及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102 实验六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及水硬度的测定105 实验七铅、铋混合液中Pb2+、Bi3+的连续测定108 实验八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110 实验九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112 实验十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114 实验十一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117 实验十二铁矿石中铁含量的测定119 实验十三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122 实验十四食醋总酸度的测定124 实验十五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126 实验十六银盐中银含量的测定(佛尔哈德法)129 实验十七石灰石中钙含量的测定131 实验十八碘量法测定葡萄糖134 实验十九白酒中甲醛含量的测定138 实验二十离子交换法分离Co2+和Ni2+并用滴定法测其含量140 实验二十一硅酸盐水泥中Fe、Al、Ca、Mg、Si的测定143 实验二十二混合酸含量的测定148 实验二十三去离子水的制备及水质检验149 实验二十四蛋壳中Ca、Mg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测定蛋壳中Ca、Mg总量150 实验二十五饮用水中氟含量的测定151 实验二十六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152 第四部分有机化学实验 实验一常用仪器介绍、重结晶153 实验二蒸馏操作、水蒸气蒸馏介绍157 实验三氨基酸的纸色谱160 实验四卤代烃的性质162 实验五醇和酚的性质164 实验六醛和酮的性质166 实验七折射率的测定169 实验八从茶叶中萃取咖啡因萃取操作171 实验九黄连中黄连素的提取及紫外光谱分析174 实验十从茶叶中萃取咖啡因升华收集及热分析177 实验十一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及纯度检测180 实验十二乙酰苯胺的制备183 实验十三1-溴丁烷的制备及产品分析185 实验十四环己烯的制备及产品分析188 实验十五熔点的测定及乙酰苯胺纯度的检测190 实验十六3-丁酮酸乙酯的制备192 实验十七甲基橙的制备194 实验十八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196 实验十九正丁醚的制备199 实验二十苯甲酸的制备201 实验二十一阿司匹林的制备203 实验二十二环己酮的制备205 实验二十三季铵盐的制备及其反应207 实验二十四苯乙酮的制备209 实验二十五苯甲醇的制备211 实验二十六硝基苯的制备213 实验二十七重氮盐的制备及其反应215 第五部分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一液体黏度和密度的测定217 实验二燃烧热的测定220 实验三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223 实验四双液系的平衡相图225 实验五苯-乙醇-水三元相图228 实验六氨基甲酸氨分解平衡常数的测定231 实验七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234 实验八溶胶的制备及电泳237 实验九化学振荡反应242 实验十二组分合金相图246 实验十一差热分析250 实验十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254 实验十三蔗糖水解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257 实验十四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262 实验十五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264 实验十六溶液偏摩尔体积的测定266 实验十七极化曲线的测定268 实验十八电导率法测定醋酸电离常数272 实验十九固液吸附法测定比表面274 实验二十溶解热的测定276 实验二十一黏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279 实验二十二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282 附录 附录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表285 附录二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286 附录三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287 附录四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8~25℃)288 附录五标准电极电势(298K)289 附表六一些配离子的标准稳定常数(298.15K)291 附录七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292 附录八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295 附录九常用指示剂296 附录十常用缓冲溶液297 附录十一常用基准物及干燥条件298 附录十二常用有机溶剂的沸点、相对密度表298 附录十三常见的二元共沸物的组成298 附录十四常见的三元共沸物组成表299 附录十五常见有机物的物理常数299 附录十六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毒性301 参考文献
ISBN:978-7-122-26987-4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7-01
装帧:平
页数: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