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中药鉴定与应用

中药鉴定与应用

  • 作者
  • 申玲 编著

中药鉴定学是指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全书按中药功效共分十九章,内容包括各类中草药的来源、产地、采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中药性状鉴定和理化鉴定等。全书内容简明实用,可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参考。


  • ¥49.00

ISBN: 978-7-122-37142-3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0-09-01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37142-3

语种:汉文

开本:32

出版时间:2020-09-01

装帧:平

页数:240

编辑推荐

内容简明实用

图书前言

中药鉴定学是指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源等的理论和实践。中药鉴定学中关于中药药理、药性的独特作用及制定中药标准等内容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并发扬光大。为此笔者在广泛参考近期文献基础上,编写了这部《中药鉴定与应用》一书,奉献给读者。
全书按中药功效共分十九章,内容包括各类中草药的来源、产地、采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中药性状鉴定和理化鉴定等。全书内容简明实用,可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参考。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申玲
2020年5月

精彩书摘

中药鉴定学是指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全书按中药功效共分十九章,内容包括各类中草药的来源、产地、采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中药性状鉴定和理化鉴定等。全书内容简明实用,可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任务 /2
一、定义 /2
二、任务 /2
三、中药基原考证 /3
四、中药品种鉴定 /3
五、中药质量鉴定 /4
六、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4
七、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 /5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起源 /6
第三节 中药鉴定方法与中药质量标准的发展 /10

第二章 解表药 14
麻黄 /14 
荆芥 /16 
生姜 /17
防风 /18 
桑叶 /19 
牛蒡子 /19
蔓荆子 /20 
淡豆豉 /21 
升麻 /22
葛根 /23 
紫苏 /24 
柴胡 /25
苍耳子 /27

第三章 清热药 29
石膏 /29 
知母 /30 
栀子 /32
黄芩 /33 
黄连 /34 
黄柏 /36
牡丹皮 /38 
金银花 /39 
连翘 /40
龙胆 /41 
苦参 /43 
白薇 /44
白鲜皮 /46 
板蓝根 /47 
蒲公英 /48
鱼腥草 /50 
败酱草 /51 
白花蛇舌草 /52
射干 /53 
山豆根 /54

第四章 泻下药 56
大黄 /56 
芒硝 /59 
牵牛子 /60
甘遂 /61 
商陆 /62 
京大戟 /63
芫花 /64 
巴豆 /66 
千金子 /67
火麻仁 /68 
郁李仁 /69 
番泻叶 /70
芦荟 /71

第五章 祛风湿药 73
威灵仙 /73 
豨莶草 /75 
桑枝 /77
乌梢蛇 /77 
蕲蛇 /79 
雷公藤 /80
独活 /80 
川乌 /82 
防己 /84
伸筋草 /85 
秦艽 /86 
木瓜 /88
徐长卿 /89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91
茯苓 /91 
薏苡仁 /92 
车前子 /94
泽泻 /94 
灯心草 /96 
滑石 /96

第七章 化湿药 98
草果 /98 
苍术 /99 
砂仁 /101
厚朴 /102 
荷叶 /104 
广藿香 /106

第八章 温里药 108
干姜 /108 
吴茱萸 /109 
附子 /110
小茴香 /112 
草乌 /114 
花椒 /115

第九章 理气药 117
陈皮 /117 
青皮 /119 
木香 /121
川楝子 /122 
枳壳 /123 
枳实 /125
香附 /126

第十章 消导药 128
山楂 /128 
神曲 /129 
麦芽 /130
谷芽 /131 
莱菔子 /132 
鸡内金 /133

第十一章 驱虫药 134
槟榔 /134 
使君子 /136 
榧子 /137
鹤虱 /138

第十二章 安神药 139
朱砂 /139 
磁石 /141 
牡蛎 /142
龙骨 /143 
龙齿 /144 
紫石英 /145
酸枣仁 /146

第十三章 活血祛瘀药 148
川芎 /148 
乳香 /150 
没药 /151
延胡索 /153 
五灵脂 /154 
丹参 /156
牛膝 /158 
莪术 /159 
穿山甲 /161
益母草 /162

第十四章 止血药 164
三七 /164 
大蓟 /166 
蒲黄 /167
茜草 /169 
地榆 /170 
侧柏叶 /171
白茅根 /172 
槐花 /173 
白及 /174
血余炭 /175

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药 177
珍珠母 /177 
蜈蚣 /178 
蒺藜 /180
石决明 /181 
地龙 /183 
决明子 /184
天麻 /186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189
半夏 /189 
瓜蒌 /191 
桔梗 /192
紫苏子 /193 
百部 /195 
桑白皮 /196

第十七章 补益药 198
黄芪 /198 
党参 /200 
白术 /202
山药 /204 
甘草 /206 
当归 /207
肉苁蓉 /209 
菟丝子 /211 
何首乌 /212
阿胶 /214 
黄精 /215 
人参 /216

第十八章 收涩药 220
五味子 /220 
乌梅 /221 
罂粟壳 /222
诃子 /224 
肉豆蔻 /226 
赤石脂 /227
山茱萸 /228 
海螵蛸 /229 
桑螵蛸 /230
莲子 /231 
芡实 /232

第十九章 解毒杀虫、止痒药 234
硫黄 /234 
雄黄 /235 
白矾 /237
蛇床子 /238 
蜂房 /239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