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从理论到实践

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从理论到实践

  • 作者
  • 胡志奎 著

本书从理论基础、国内外实践模式、学校的探索与实践三个层面系统阐述了自主学习在中学生数学教学中的科学运用。对中学教师而言,不仅为数学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也通过总结国内外自主学习的成功经验以及学校的实践,为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提供可操作、可推广的样板。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炼抽取了对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特别重要的8个自主学习理论,从而从自主学...


  • ¥48.00

ISBN: 978-7-122-36249-0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0-10-01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36249-0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0-10-01

装帧:平

页数:120

编辑推荐

《中学生数学资助学习从理论到实践》首先是根据国内外文献,从自主学习的概念、特征与影响因素三个角度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认识;其次,重点探讨了国内外现有的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主要模式,为数学教师实践中学生自主学习奠定论参考;然后,重点详细提出了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实践操作模式,为广大中学数学教师运用该模式指导学习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依据。

图书前言

对于中学生来说,不仅要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养成专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如何才能做到呢?这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以具体可操作的方式来研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既有强大的理论支撑,也有可行性的实践方法,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笔者在20多年的一线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总结出几种较为成型的自主学习课堂模式。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全面介绍了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八大理论流派,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后续研究自主学习实践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自主学习模式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理可依、有迹可循。本书还通过对国内外自主学习的主要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两方面的详细介绍,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基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从以往的实践中吸取经验,为后续发展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现实性和可行性阐述了践行自主学习的模式与策略。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六大模式,既有相应的理论可依,又有具体操作的步骤可循,让读者知道“为什么”“怎么做”,为一线教师实施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引领方向。作者倡导数学课堂以“自主”为主旋律,追寻真实高效的学习效果。本书系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晶,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数学认知的发展规律、师生定位等多维度出发,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多个精彩案例中,让读者置身于真实教学情境,在阅读中提升,在实践中沉淀。
陶行知先生云:“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以知为引,则行之有效;以行为导,则知之有悟。教育之路,知行合一。
本书是多位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傅瑞琦、陈素娟、包建平、王惠霞、严希、张婷提供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著者
2020年1月

作者简介

胡志奎,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现任浙江省金华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从教21年,参与编写《班级管理案例》(主编)、《班主任工作手册》(副主编)、《课内与课外》、《教与学》、《学与练》、《同步练习》、《轻松夺冠》、《初中数学新课改新学案》、《课时冲浪》等十余本。曾获两届金华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荣获市一等奖,浙江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荣获浙江省一等奖。金华市区名师义教讲师团成员、中国名师大讲坛成员,浙派名师培养对象。

精彩书摘

本书从理论基础、国内外实践模式、学校的探索与实践三个层面系统阐述了自主学习在中学生数学教学中的科学运用。对中学教师而言,不仅为数学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也通过总结国内外自主学习的成功经验以及学校的实践,为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提供可操作、可推广的样板。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炼抽取了对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特别重要的8个自主学习理论,从而从自主学习的概念、特征与影响因素三个角度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基本认识。第二章重点探讨了国内外现有的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主要模式,为中国数学教师实践中学生自主学习奠定论参考。第三章重点详细提出了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实践操作模式,为广大中学数学教师运用该模式指导学习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依据。
本书适合对于教师、家长和中学生阅读。

目录

第一章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含义
第一节自主学习的基础理论002
一、成就目标定向理论002
(一)能力实体观和能力增长观002
(二)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003
二、自我决定理论004
(一)认知评价理论004
(二)有机整合理论005
(三)因果定向理论006
(四)基本心理需要理论006
三、意义学习理论006
(一)以学生为中心007
(二)在做中学007
(三)关注学习的过程007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008
四、社会观察学习理论008
(一)观察学习008
(二)社会认知论009
五、信息加工理论009
(一)信息加工过程的四个阶段009
(二)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011
六、个人建构主义理论013
(一)主体建构观013
(二)学习发展观013
七、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014
(一)社会学习014
(二)最近发展区014
(三)认知学徒制014
(四)脚手架教学015
八、元认知理论015
(一)元认知的内涵015
(二)元认知与学习的结合016
第二节自主学习的含义017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017
(一)国外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017
(二)国内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021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与成分023
(一)自主学习的特征023
(二)自主学习的构成成分025
(三)自主学习的内部机制026
三、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030
(一)内部因素030
(二)外部因素035

第二章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主要模式
第一节自主学习的主要模式038
一、国外自主学习的主要模式038
(一)自主学习模式的早期实践039
(二)自主学习模式的系统研究041
二、国内自主学习的主要模式047
(一)国内自主学习代表性教学模式047
(二)国内自主学习模式的成功经验053
第二节自主学习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58
一、国外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058
(一)问题模型模式059
(二)反思日记模式060
二、国内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062
(一)T-S教学模式062
(二)S-S教学模式064
(三)数学自主学习模式中的教学策略065
三、国内外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异同068
(一)国内外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共同点068
(二)国内外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不同点069

第三章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分层走班课堂模式072
一、模式准备073
(一)“面上粗分”:按照学生综合排名分班073
(二)“面下精分”:按照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分班074
(三)准备平时需要的教学材料074
二、模式操作075
(一)课前预习模块075
(二)交流展示模块076
(三)巩固、反馈模块078
(四)评价模块080
三、模式评价081
(一)学生自主表现越来越好081
(二)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中的作为081
第二节优选教学课堂模式082
一、模式操作083
(一)一题多解083
(二)一题多变088
(三)多题归一089
二、模式评价089
(一)激兴趣,拓思维089
(二)会一题,通一类089
第三节“测·探·用·展”课堂模式090
一、课堂模式090
(一)自测091
(二)探究093
(三)应用094
(四)展示096
二、模式评价097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课业负担097
(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学习能力097
(三)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097
(四)转化潜能生的有效途径098
第四节学案导学课堂模式098
一、模式准备099
(一)学案准备099
(二)其他教学资料准备099
二、模式操作099
(一)自主预习模块099
(二)小组合作模块100
(三)展示交流模块101
(四)巩固提升模块102
三、模式评价104
(一)活跃数学课堂104
(二)提高课堂专注度104
(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104
(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105
(五)对数学学科有更加科学的认知105
(六)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收获105
第五节任务驱动学习模式105
一、模式操作106
(一)布置任务106
(二)自主探究108
(三)交流展示108
(四)评价总结110
二、模式评价110
(一)引导自主学习110
(二)加强数学交流110
第六节微课倒逼学习模式111
一、模式准备112
(一)阅读教材112
(二)借助辅导书113
(三)做适当的练习113
二、模式操作114
(一)制片人——分解知识点114
(二)导演——串联知识点114
(三)演员——录制微课115
(四)观众——修改微课115
(五)放映员——分享微课116
(六)教师评价116
三、模式评价117
(一)增强自主学习能力117
(二)激发学习兴趣117
(三)巩固知识117
(四)增强逻辑思维117
(五)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117
(六)学生相互学习118

参考文献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