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核电站安全壳结构双向地震反应与隔震应用研究

核电站安全壳结构双向地震反应与隔震应用研究

  • 作者
  • 郑志 著

本书共9章,基于核电厂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结构,利用大量的实际地震动,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核电厂安全壳结构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及破坏机理,提出了考虑剪切效应耦合的核安全壳简化模型,并初步评估了核电厂安全壳遭受双向地震激励的真实能力值。 本书具有较好的专业性和参考性,对于保障核电厂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供核安全方面科...


  • ¥85.00

ISBN: 978-7-122-37486-8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0-10-01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37486-8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0-10-01

装帧:平

页数:182

编辑推荐

1. 先进性,本书主要进行了核电厂安全壳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与易损性研究,揭示了其双向地震破坏机理与地震失效概率。 2. 代表性,本书以我国非预应力核电厂安全壳——秦山核电厂安全壳为代表,对这类安全壳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介绍。 3. 参考性,本书对于专业人员保障核电厂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图书前言

核电是一种能量密度极高的能源,具有高效、清洁、低碳、环境友好及输出功率稳定的特点。发展核电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和前提,安全是核电未来发展的生命线。地震作为核电厂设计和运行中必须考虑的外部自然灾害已经成为核电发展的瓶颈之一。近三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地震灾害多发,核电站是否能够抗御地震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日本福岛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里氏9级超强地震,核电站遭受地震灾害后的安全性再次被全世界所关注。
核电站安全壳作为防止核泄漏的最后一道屏障对于核电站抗震安全性非常重要。根据组成材料的不同,安全壳可分为钢安全壳、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三种。当前,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在全世界仍广泛存在,如我国的秦山压水堆核电站安全壳,日本滨冈和岛根沸水堆核电站安全壳,韩国压水堆核电站安全壳,美国克林顿、大海湾等沸水堆核电站安全壳,以及由美国能源机构所提出的小比例压水堆核电站安全壳。因此,针对外部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的抗震性能研究对于提高核电厂系统的抗震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本书所介绍的对象正是以秦山核电厂安全壳为代表的外部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与普通框架结构及剪力墙结构不同,核电站安全壳的几何特点为高宽比较小、宽厚比较大,这就决定了其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模式以剪切为主。因此,如何选择或者提出合适的数值建模方法以及理论分析方法进行该类核电站安全壳的研究对于把握其抗震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地震震动的多维性,核电站安全壳遭受地震作用的惯性力方向并不始终保持一致。因此,如何准确地评估核电站安全壳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及用何种参数进行评估也同样值得深入探索。
本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第1章有限元软件与二次开发,介绍了有限元分析软件如ABAQUS、OpenSees和ANSYS及不同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环境和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为后续核电站安全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进行铺垫。
第2章核电站安全壳模型建立,介绍了核电站安全壳有限元模型采用的单元类型、材料模型、网格划分等,其中重点讲解了将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与弥散裂缝模型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混凝土二维本构模型并将其嵌入ABAQUS软件中,最后通过核电站安全壳缩尺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第3章核电站安全壳双向地震反应分析,介绍了核电站安全壳动力特性分析的结果;基于核电站场地地震危险性信息,挑选了与一致危险谱匹配较好的地震动记录,并利用挑选的双向地震动记录,给出了核电站安全壳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分析结果,主要包括核电站安全壳的顶点位移响应及局部损伤和损伤耗散能量指标。
第4章核电站安全壳在双向荷载路径下的性能状态,详细地给出了核电站安全壳缩尺试件在单向、方形、圆形、菱形和无穷形荷载路径下的滞回性能分析结果,比较了荷载路径对开裂段、屈服段及倒塌段承载力和位移的影响。基于单个参数变化对核电站安全壳结构强度和延性的影响,建立了峰值强度比值、峰值位移比值及极限位移比值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对OpenSees表达式进行了验证。
第5章核电站安全壳考虑双向剪切耦合的简化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双向地震加载的核电站安全壳Takeda恢复力模型,并基于软件开发了其源代码,最后给出了核电站安全壳试件试验及实体有限元模型与所开发简化模型在单向、方形、圆形、菱形和无穷形荷载路径下的对比,验证了所开发的基于截面的剪切耦合的简化模型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第6章核电站安全壳双向地震易损性分析及HCLPF能力评估,引入了大量双向强度指标,研究了双向地震强度应用于评估结构反应的离散性,给出了核电站安全壳在双向地震激励下的易损性评估结果,建立了核电站安全壳对应于开裂状态、峰值状态和极限状态的易损性曲线,最后用双向地震强度指标评定了其HCLPF能力值。
第7章隔震核电站安全壳地震可靠度分析,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比较了核电站安全壳隔震与不隔震下的抗震可靠度,给出了影响结构抗震可靠度的材料参数及地震参数,最后用HCLPF给出了核电站安全壳隔震与不隔震下抗震能力的差别。
第8章隔震核电站安全壳抗震裕度,利用EPRI报告中建议的保守的确定性失效裕度分析方法对不隔震和隔震核电站安全壳结构进行了极限状态下的评估,结果表明合理的隔震限位装置可提高隔震核电站安全壳的抗震裕度。
第9章总结与展望,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尽管作者在核电站安全壳地震破坏机理及评估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但仍有很多不足,同时限于写作时间及水平,书中不足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著者
2020年5月

作者简介

郑志,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太原理工大学博士后,现为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主要在地震工程相关领域中从事核电厂结构的地震破坏机理与失效模式方面的研究,目前致力于研究核电厂结构与非结构构件全寿命抗震。主持/参加了“强震及内压连续作用下核电厂安全壳破坏机制与全寿命易损性研究”“FRC核电厂安全壳全寿命抗震评估与设计方法”“强震及内压连续作用下核电厂安全壳全寿命易损性研究”等项目,发表相关论文12篇。

精彩书摘

本书共9章,基于核电厂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结构,利用大量的实际地震动,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核电厂安全壳结构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及破坏机理,提出了考虑剪切效应耦合的核安全壳简化模型,并初步评估了核电厂安全壳遭受双向地震激励的真实能力值。
本书具有较好的专业性和参考性,对于保障核电厂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供核安全方面科研人员、从事核电厂结构抗震设计与研究工作相关工程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核电专业师生参阅。

目录

第1章有限元软件与二次开发001
1.1ABAQUS软件001
1.1.1ABAQUS软件简介001
1.1.2ABAQUS二次开发平台002
1.2OpenSees软件003
1.2.1OpenSees软件简介003
1.2.2OpenSees二次开发平台005
1.3ANSYS软件006
1.3.1ANSYS软件简介006
1.3.2ANSYS二次开发平台007
1.4本章小结008

第2章核电站安全壳模型建立009
2.1单元选择009
2.2混凝土二维本构010
2.2.1混凝土转动裂缝模型010
2.2.2混凝土单轴应力应变关系013
2.2.3混凝土二轴应力状态破坏准则014
2.3核电站安全壳缩尺模型试验验证016
2.3.1试验概况016
2.3.2数值建模018
2.3.3试验验证020
2.3.4模型网格划分的影响022
2.4本章小结024

第3章核电站安全壳双向地震反应分析026
3.1核电站安全壳简介026
3.2核电站安全壳有限元模型028
3.2.1单元类型028
3.2.2材料模型029
3.2.3核电站安全壳网格划分敏感性030
3.3核电站安全壳动力特性分析032
3.4核电站场地地震危险性040
3.4.1理论基础040
3.4.2核电站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041
3.4.3地震动挑选结果042
3.5核电站安全壳的双向地震反应研究046
3.5.1核电站安全壳双向地震反应所选地震动046
3.5.2核电站安全壳双向地震反应结果046
3.5.3主余震的影响058
3.6本章小结061

第4章核电站安全壳在双向荷载路径下的性能状态063
4.1核电站安全壳在地震作用下的简化荷载路径063
4.1.1方形064
4.1.2圆形065
4.1.3菱形065
4.1.4无穷形066
4.2核电站安全壳在双向荷载路径下的滞回性能066
4.3双向荷载路径下核电站安全壳强度及位移预测072
4.3.1参数分析工况072
4.3.2参数统计分析073
4.3.3参数回归分析090
4.4本章小结094

第5章核电站安全壳考虑双向剪切耦合的简化模型096
5.1基于截面的核电站安全壳Takeda恢复力模型及其开发096
5.2基于截面的核电站安全壳双向剪切耦合简化模型及其开发099
5.2.1开裂及屈服加载曲面函数099
5.2.2加载曲面的移动规则100
5.2.3塑性流动法则102
5.2.4双向剪切本构关系103
5.2.5基于OpenSees平台的核电站安全壳双向剪切耦合简化模型的开发104
5.3核电站安全壳双向剪切耦合简化模型验证106
5.3.1简化模型建立106
5.3.2简化模型与试验单向推覆对比108
5.3.3简化模型与实体有限元模型双向推覆对比109
5.4本章小结115

第6章核电站安全壳双向地震易损性分析及HCLPF能力评估116
6.1地震动记录的挑选116
6.2双向地震动强度表达117
6.3核电站安全壳模型118
6.3.1核电站安全壳集中质量模型的简化118
6.3.2核电站安全壳集中质量模型的非线性定义121
6.4核电站安全壳双向地震易损性研究122
6.4.1双向地震参数与结构反应相关性122
6.4.2双向地震激励下核电站安全壳易损性曲线134
6.5单向与双向地震激励下核电站安全壳抗震能力对比138
6.6本章小结140

第7章隔震核电站安全壳地震可靠度分析141
7.1反应谱法141
7.2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LHS法(拉丁超立方法)142
7.3隔震与不隔震核电站安全壳可靠度计算143
7.3.1模型建立及可靠性分析过程143
7.3.2阻尼的取值144
7.3.3随机变量的确定145
7.3.4随机函数的确定与概率分布145
7.3.5功能状态方程146
7.3.6可靠度分析结果147
7.3.7参数敏感性分析155
7.3.8隔震支座参数变化对可靠度的影响157
7.4本章小结160

第8章隔震核电站安全壳抗震裕度161
8.1抗震裕度分析方法介绍161
8.1.1保守的确定性失效裕度分析方法162
8.1.2抗震易损性分析方法162
8.2不隔震核电站安全壳抗震裕度163
8.2.1地震作用及其他荷载对核电站安全壳的需求163
8.2.2核电站安全壳抗剪能力165
8.2.3核电站安全壳抗弯能力166
8.2.4HCLPF值计算166
8.3隔震核电站安全壳抗震裕度167
8.3.1地震作用及其他荷载对隔震核电站安全壳的需求167
8.3.2隔震核电站安全壳抗弯与抗剪能力167
8.3.3HCLPF值计算167
8.4隔震支座参数变化对抗震裕度的影响168
8.4.1隔震支座等效水平刚度对抗震裕度的影响168
8.4.2隔震支座等效阻尼比对抗震裕度的影响171
8.5本章小结172

第章9总结与展望174
9.1本书总结174
9.2展望176

附录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177

参考文献181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