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危险化学品安全丛书--化学品分类与鉴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丛书--化学品分类与鉴定

  • 作者
  •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 组织编写 孙万付、郭秀云、李运才 等编著

《化学品分类与鉴定》为“危险化学品安全丛书”(第二版)的一个分册。 《化学品分类与鉴定》主要介绍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与鉴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以及化学品危害信息传递的相关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化学品危险性鉴定的管理及相关要求,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国际化学品危险性分类概况,化学品危险性分类数据的获取和质量评估,我国危险化学品的确定原则,化学品危...


  • ¥79.00

丛书名: 危险化学品安全丛书

ISBN: 978-7-122-37360-1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1-01-01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37360-1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1-01-01

装帧:平

页数:192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化学品安全丛书》(第二版)分册,详尽介绍了化学品物理危险、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的鉴定与分类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分类数据质量评估以及分类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我国化学品管理制度中对化学品危险性信息传递的相关要求等。可供各级政府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进出口贸易公司、化学品危险性测试实验室中从事化学品危险性鉴定、分类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同时对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也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图书前言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国,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固有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害性,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使用以及废弃过程中皆存在安全风险,一旦发生化学事故,则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如果对化学品安全信息缺乏了解,一方面危险化学品各个环节会存在较大事故隐患,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操作、防护与风险控制,另一方面在事故发生时会束手无策、贻误时机,最终导致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影响。
化学品危险性分类与鉴定是获取化学品危险性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对新化学品和危险性不明化学品进行危险性鉴定实验,获取安全数据,从源头掌握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按照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GHS)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和危险性公示,确保化学品危害信息向下游用户准确传递,使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乃至废弃中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人们能够及时获取化学品的危险性信息,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降低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的风险。
针对化学品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国际劳工组织、欧盟、美国等都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国际劳工组织于1990年讨论通过了《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以下简称170号国际公约),要求其成员国根据国家或国际标准建立分类与鉴定制度或专门标准,对所有化学品按其固有的安全和卫生方面的危险特性进行评估分类,以确定某种化学品是否为危险品。欧盟早在1967年就发布了指令67/548/EEC,1999年发布了指令1999/45/EC,要求化学品或配制剂均要进行分类和标识,对任何新化学物质或配制剂,只要生产或销售量超过10kg,就需要进行试验,评估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2006年发布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Registation,Evaluation,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简称REACH),对化学品的试验和评估进行了严格规定,现有化学物质将接受与新物质相同的试验程序。美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化学品安全监管体系,同时根据安全监管的需要建立了化学品鉴别分类所需的实验手段和方法。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gency, OSHA)颁布的《危害信息传递标准》(Hazard Communication Standard, HCS) 29 CFR 1910.1200规定,所有生产和进口化学品均要求进行危害性评估, 且有害信息应传递到企业主和雇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化学品危险性的分类、鉴定与化学品危害信息传递工作,1994年10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批准170号国际公约在中国正式实施。1996年,劳动部和化学工业部颁布的《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要求“生产单位应对所生产的化学品进行危险性鉴别,并对其进行标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明确规定对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尚未确定的,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对该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环境危害、毒理特性进行鉴定,也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标签,以确保化学品危害信息能及时传递到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等下游用户。为了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各项要求,主管部门相继发布或修订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及其实施指南、《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以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系列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6483—200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指南》(GB/T 17519—2013)、《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2009)等文件,以规范这些工作的落实。
本书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危险化学品安全丛书”(第二版)分册之一,详尽介绍了化学品物理危险、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的分类与鉴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分类数据质量评估以及分类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我国化学品管理制度中对化学品危害信息传递的相关要求等,可供各级政府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进出口贸易公司、化学品危险性测试实验室中从事化学品危险性鉴定和分类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同时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第一章、第六章由李运才编写;第二章由王亚琴编写;第三章由张金梅和吴保意编写;第四章由陈金合编写;第五章由陈军编写。
在此,谨向对本书编写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相关领导和专家表示由衷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20年4月

精彩书摘

《化学品分类与鉴定》为“危险化学品安全丛书”(第二版)的一个分册。
《化学品分类与鉴定》主要介绍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与鉴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以及化学品危害信息传递的相关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化学品危险性鉴定的管理及相关要求,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国际化学品危险性分类概况,化学品危险性分类数据的获取和质量评估,我国危险化学品的确定原则,化学品危险性分类标准,国内外化学品物理危险、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的测试方法分析与比对,化学品危险性测试方法概述,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以及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相关法律法规、编写以及格式要求。本书内容翔实,数据和结论可靠,以期对化学品危险性分类与鉴定相关人员提供指导和借鉴。
《化学品分类与鉴定》可供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危险化学品分类与鉴定人员学习使用,还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总体要求1
第二节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2
一、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的内容3
二、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的方法3
三、化学品物理危险性的分类3
四、系列鉴定和联合鉴定4
第三节化学品健康危害鉴定4
一、毒性鉴定的内容4
二、毒性鉴定的方法与健康危害分类5
第四节化学品环境危害鉴定5
一、环境危害鉴定的内容5
二、环境危害鉴定的方法与分类5
第五节前沿展望6
参考文献9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及其分类10
第一节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的定义10
一、化学品的定义10
二、危险化学品的定义11
第二节国际化学品危险性分类概况13
一、欧盟化学品危险性分类14
二、美国化学品危险性分类17
三、日本化学品危险性分类19
四、新西兰化学品危险性分类20
第三节化学品危险性分类23
一、物理危险23
二、健康危害34
三、环境危害41
第四节化学品危险性分类数据的查询44
一、GHS对数据源及数据采选的要求44
二、数据质量的分级及使用原则45
三、化学品危险性分类的主要数据来源46
第五节我国危险化学品的确定原则51
一、物理危险性16类51
二、健康危害10类52
三、环境危害2类52
第六节我国危险化学品及危险货物的关系54
参考文献58

第三章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59
第一节爆炸物59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59
二、测试方法概述61
第二节易燃气体78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78
二、测试方法概述80
第三节气溶胶82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82
二、测试方法概述83
第四节氧化性气体85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85
二、计算方法85
第五节加压气体86
第六节易燃液体87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87
二、测试方法概述89
第七节易燃固体91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91
二、测试方法概述92
第八节自反应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92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92
二、测试方法概述93
第九节自燃液体101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01
二、测试方法概述101
第十节自燃固体102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02
二、测试方法概述102
第十一节自热物质和混合物103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03
二、测试方法概述103
第十二节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104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04
二、测试方法概述105
第十三节氧化性液体105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05
二、测试方法概述106
第十四节氧化性固体107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07
二、测试方法概述107
第十五节金属腐蚀物108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08
二、测试方法概述109
第十六节退敏爆炸物110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10
二、测试方法概述110
参考文献111

第四章化学品健康危害鉴定113
一、我国的化学品毒理测试方法现状113
二、动物试验的要点114
第一节急性毒性115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15
二、测试方法概述116
第二节皮肤腐蚀/刺激117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17
二、测试方法概述118
第三节严重眼损伤/眼刺激119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19
二、测试方法概述119
第四节呼吸道或皮肤致敏120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20
二、测试方法概述121
第五节生殖细胞致突变性121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21
二、测试方法概述123
第六节致癌性124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24
二、测试方法概述125
第七节生殖毒性125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25
二、测试方法概述126
第八节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127
第九节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127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27
二、测试方法概述128
第十节吸入危害129
参考文献129

第五章化学品环境危害鉴定130
第一节急性水生毒性130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30
二、测试方法概述130
第二节慢性水生毒性136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36
二、测试方法概述137
第三节快速生物降解性141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41
二、测试方法概述142
第四节生物富集性144
一、现有测试方法和标准144
二、测试方法概述144
参考文献146

第六章化学品危害信息传递148
第一节法律法规要求148
第二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49
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结构149
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编写注意事项150
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格式与书写要求158
第三节化学品安全标签159
一、化学品安全标签的编制159
二、化学品安全标签样例162
三、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印刷与使用162
第四节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166
一、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编制166
二、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应用与注意事项170
参考文献170

附录一外文缩写及中文翻译对照表171
附录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样例175

索引187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