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研究

  • 作者
  • 余沛、郭菁 著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介绍河南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其次深入讨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内在机理;然后对开放市场条件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效应进行了研究。本书有扎实的研究背景,由现象到本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为中部地区制造业向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 本书可供工业工程、管理工程研究人员和制造业管...


  • ¥58.00

ISBN: 978-7-122-38260-3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1-03-01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38260-3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1-03-01

装帧:平

页数:188

编辑推荐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研究》可供工业工程、管理工程研究人员和制造业管理人员参考。

图书前言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发展演变而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生产性服务业虽然依附于制造业而存在,但是对于制造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推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
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服务效率的提高,能够改善工业发展环境,有助于促进制造业生产组织结构变革和分工的深化。发展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也是目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涵之一。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能重蹈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的覆辙,必须坚持制造业在我国产业中的基础地位。而在我国制造业转型与升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也是我国产业升级与经济双循环提出的要求。在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虽然并不大,但是以其高知识性、高技术性的特点使其具有更强的经济辐射效应,与制造业的内在联系极强,在促进制造业效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书在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集聚研究基础上,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机理,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与时间耦合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中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价。
本书是在作者所做科研项目基础上,结合对此领域的最新思考写作而成。本书同时也是团队合作的结晶,全书由余沛博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负责统稿,余沛博士负责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七章、第八章以及其余部分的撰写工作;郭菁博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负责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撰写工作。张诗青博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提供了第三章的部分资料。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引用了相关研究人员的观点与论述,在此向相关人员表示感谢!
本书是作者在相关领域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局限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余沛
2020年10月于郑州

作者简介

余沛,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工学博士,美国杨百翰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供应链物流管理、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研究、经济地理方面研究。主持教育部项目在内的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地厅级课题6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

精彩书摘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介绍河南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其次深入讨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内在机理;然后对开放市场条件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效应进行了研究。本书有扎实的研究背景,由现象到本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为中部地区制造业向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
本书可供工业工程、管理工程研究人员和制造业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11
第二节研究内容与方法14
一、研究内容14
二、研究方法15

第二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述17
第一节生产性服务业内涵17
一、生产性服务业定义17
二、生产性服务业分类18
第二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20
一、发展规模日益壮大20
二、与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21
三、呈现虚拟化、网络化、外包化的发展趋势21
四、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22
第三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23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23
二、成熟的行业协会24
三、完备的基础设施24
四、重视人力资源开发25

第三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26
第一节耦合的理论基础26
一、产业集聚理论26
二、价值链理论30
第二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机理31
一、生产性服务环节与制造环节的有效分离32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的动态匹配33

第四章中原城市群制造业发展现状35
第一节制造业整体发展概况35
一、整体制造业发展状况35
二、各城市制造业发展状况39
第二节制造业产业集聚分析44
一、基于赫芬达尔指数的产业集聚分析44
二、基于空间基尼系数的产业集聚分析58

第五章中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61
第一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61
一、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状况61
二、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71
第二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分析79
一、基于赫芬达尔指数的产业集聚分析79
二、基于空间基尼系数的产业集聚分析95

第六章中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耦合100
第一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地理分布100
一、空间地理研究模型100
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联系率101
三、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集中度106
第二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耦合度115
一、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地理耦合度115
二、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地理耦合度118
三、制造业与商业服务业地理耦合度120
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地理耦合度123
五、制造业与金融服务业地理耦合度125

第七章中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时间耦合129
第一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分析129
一、研究方法129
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130
三、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协同效应139
第二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度评价140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141
二、指标体系构建142
三、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度评价144
第三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度评价152
一、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协调度152
二、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协调度155
三、制造业与商业服务业协调度157
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协调度160
五、制造业与金融服务业协调度162
六、结论与建议165

第八章中原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166
第一节科技服务业概述166
一、科技服务业发展阶段的划分167
二、科技服务业的内涵168
第二节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171
一、国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171
二、国内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172
第三节中原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175
一、中原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175
二、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81

参考文献185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