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新思维·新视点·新力量设计丛书--设计共生——基于武汉“设计之都”建设的实践与对策研究

新思维·新视点·新力量设计丛书--设计共生——基于武汉“设计之都”建设的实践与对策研究

  • 作者
  • 魏正聪 著

本书以设计创新作为切入点,将生物学共生理论引入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中,探索设计与城市共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设计与城市共生的理想图式。理论层面上,从城市绿色转型的机理、设计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趋势,探索设计与城市共生的核心机制;实践层面上,对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发展经验和典型模式进行总结,对武汉“设计之都”建设的心路历程和具体措施展开回顾,对武汉文化及创...


  • ¥59.80

丛书名: 新思维·新视点·新力量设计丛书

ISBN: 978-7-122-42419-8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3-03-01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42419-8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3-03-01

装帧:平

页数:194

图书前言

2017年11月1日,武汉市正式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武汉“申都”的主题是“老城新生”。围绕这一主题,武汉以创意设计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推动工程设计、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服装设计、美术设计与城市发展相融合,让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事实上,联合国发起“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就是着眼于新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发展与文化多样化,推动具有创意特色的地域文化建设,实现城市与设计之间的良好共生关系。2005年以来,首尔、神户等国际创意城市将建设“设计之都”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以创意设计为抓手,营造美好舒适的城市环境,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需求,为城市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典型样本。
但是,如何有效激发设计对城市的创新驱动力?以武汉市为代表的“设计之都”,在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如何通过“设计之都”建设,推动创意设计与城市的协同共生,以顺应时代发展、创造更理想的城市人居生活?以上问题成为本书研究的起点。
本书以设计创新作为切入点,尝试将生物学共生理论引入城市转型发展研究,探索设计与城市共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设计与城市共生的理想图式。理论层面上,从城市绿色转型的机理、设计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趋势,探索设计与城市共生的核心机制;实践层面上,对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发展经验和典型模式进行总结,对武汉市“设计之都”建设的心路历程和具体措施展开回顾,对武汉文化及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展开实证分析,剖析武汉市获批“设计之都”以来设计产业与城市共生发展的成果,构建设计与城市共生的理想模型,探索推动设计与城市共生的实践路径和具体举措。
本书从构思到完成,历时近五年。在此过程中,著者有幸得到了诸多师友的无私帮助,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接受访谈、提供资料,并不吝赐教。同时,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李彦玲等编辑对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受本人学识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学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魏正聪
2022年5月

作者简介

魏正聪,湖北工业大学教师,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方向:文旅融合发展、品牌形象传播。近三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主持完成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咸宁展馆设计、宜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汉阳古城文化概念性规划设计、汉阳鹦鹉风情美食街概念性规划设计等横向课题,科研到账经费超过150万;获湖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精彩书摘

本书以设计创新作为切入点,将生物学共生理论引入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中,探索设计与城市共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设计与城市共生的理想图式。理论层面上,从城市绿色转型的机理、设计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趋势,探索设计与城市共生的核心机制;实践层面上,对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发展经验和典型模式进行总结,对武汉“设计之都”建设的心路历程和具体措施展开回顾,对武汉文化及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展开实证分析,剖析武汉获批“设计之都”以来设计产业与城市共生发展的效果,构建设计与城市共生的理想模型,探索推动设计与城市共生的实践路径和具体举措。
本书主要供设计学、社会学等专业的研究者和高校师生学习使用,亦可为政府制定城市转型发展、推动设计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

目录

1绪论

2基本概念界定
2.1 设计与设计学科发展  9
2.1.1 设计的起源  9
2.1.2 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9
2.2 设计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11
2.2.1 设计产业的概念  11
2.2.2 设计产业的分类  11
2.3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16
2.3.1 古代城市的起源  16
2.3.2 工业化城市的出现  17
2.3.3 现代城市的演进  18

3设计与城市共生的历史形态演变
3.1 从田园城市到文化城市  23
3.1.1 全球蔓延的新城运动  23
3.1.2 新城市主义与城市文化复兴  26
3.2 城市文化形态的多重面向  28
3.2.1 城市文化的显性层面  28
3.2.2 城市文化的隐性层面  30
3.3 创意设计:城市复兴的手段  34
3.3.1 创意设计介入城市“装饰性复兴”  34
3.3.2 创意设计介入城市“旅游性复兴”  37
3.3.3 创意设计介入城市产业性复兴  40

4“设计之都”:设计与城市共生的国际经验
4.1 “设计之都”项目概述  47
4.1.1 “设计之都”发起背景  47
4.1.2 全球入选世界“设计之都”的城市  48
4.1.3 各领风骚的中国“设计之都”  49
4.2 世界“设计之都”形成的常见模式  51
4.2.1 原发型设计之都  51
4.2.2 诱发型设计之都  53
4.3 世界“设计之都”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57
4.3.1 推进“设计之都”建设的机制保障  57
4.3.2 世界“设计之都”建设的具体措施  59

5武汉“设计之都”建设探索
5.1 政府主导,“设计之都”建设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层面  66
5.1.1 打造“设计之都”成为政府顶层设计重要内容  68
5.1.2 武汉建设“设计之都”的具体政策保障  70
5.1.3 落实“设计之都”建设的具体责任单位  73
5.2 行业协会在申请世界“设计之都”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75
5.2.1 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的成立及系列活动  76
5.2.2 湖北省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的成立及系列活动  79
5.2.3 走向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湖北设计产业  83
5.3 武汉设计双年展:“设计之都”的视觉盛宴  85
5.3.1 首届“武汉设计双年展”的举行  85
5.3.2 连续六届“武汉设计双年展”的成功举办  86
5.3.3 武汉“设计之都”建设的转型与变迁  88

6设计及相关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6.1 武汉市设计产业发展宏观环境  95
6.1.1 武汉市设计产业发展宏观政策环境  95
6.1.2 武汉市设计产业发展宏观经济环境  99
6.1.3 武汉市设计产业发展宏观社会环境  101
6.2 武汉市设计及相关产业发展指数分析  103
6.2.1 武汉市设计及相关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104
6.2.2 武汉市设计及相关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105
6.3 湖北省相关产业发展指数分析  109
6.3.1 湖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总体概况  109
6.3.2 中部六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指数对比分析  112
6.4 全国设计相关产业发展指数分析  115
6.4.1 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数据  115
6.4.2 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地区横向对比  116
6.4.3 2015—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纵向对比  117
6.5 武汉市设计产业发展总体评价  119
6.5.1 武汉市设计产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119
6.5.2 武汉市设计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122

7设计的“疫”义:新冠疫情之下的武汉设计担当
7.1 火神山、雷神山建设:见证工程设计的“中国速度”  127
7.1.1 火神山医院建设  127
7.1.2 雷神山医院建设  127
7.2 “战疫情,武汉能!”主题创作征集全面展开  131
7.2.1 全国关于抗疫主题创作的征集活动概况  131
7.2.2 “战疫情,武汉能!”2020抗击“新冠肺炎”公益宣传设计全球征集活动幕后  132
7.3 以“艺”战“疫”:插画设计建构英雄城市  135
7.3.1 “大国抗疫”的政治视像建构  135
7.3.2 富含传统积淀的文化视像建构  138
7.3.3 万众一心的民族视像建构  139
7.3.4 多维立体的传播机制   140
7.4 设计赋能:英雄之城浴火重生  143
7.4.1 新冠疫情彰显设计的责任和担当  143
7.4.2 疫情激发各界关注设计的“疫义”  143
7.4.3 设计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145

8共生的设计:设计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理想图景
8.1 设计与城市共生:城市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  155
8.1.1 和谐共生:城市绿色转型的核心机制  155
8.1.2 与城共生:设计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57
8.2 设计与城市共生的PCRTSI 系统建构  163
8.2.1 设计与城市共生的条件分析  163
8.2.2 设计与城市共生的PCRTSI 系统模型  165
8.3 设计与城市共生的PCRTSI系统推进策略  172
8.3.1 政府主导:完善设计与城市共生的制度安排  172
8.3.2 六重赋能:搭建设计与城市共生的融合平台  173
8.3.3 三方协同:培育城市绿色转型的设计共生体  176
8.3.4 建立标准:推动设计与城市共生的创新实践  177

9结语

附录
附录1 设计产业统计分类(试行)  182
附录2 2021年度武汉设计之都创意社区名单  187

参考文献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