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中药科学鉴定方法与技术丛书--常用中药薄层色谱鉴定

中药科学鉴定方法与技术丛书--常用中药薄层色谱鉴定

  • 作者
  • 张贵君 主编 李薇 肖翔林 张丹雁 编著

本书共分13章,详细、系统地阐述了中药薄层色谱鉴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介绍了这些方法在常用中药品质鉴定中的运用,列举了近200种常用中药的鉴定实例,充分反映了现代中药品质评价方法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具有较高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本书可作为中医药类和医药类相关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专门教材,也可作为执业中药师的培训...


  • ¥38.00

丛书名: 中药科学鉴定方法与技术丛书

ISBN: 7-5025-6123-4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05-01-24

图书介绍

ISBN:7-5025-6123-4

语种:中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5-01-24

装帧:平装

页数:328

图书前言

中药是治疗疾病和卫生保健的特殊物质,它的使用价值是由其属性所决定的,其属性构成了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而使用价值集中体现为药品品质。中药的质量不合格,就失去了使用的价值。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控性,必须对其品质进行科学的鉴定、制定出规范化的质量标准。
中药的品质鉴定是一个复杂的关键问题,评价中药品质一定要以疗效为准绳。我们要重视中药药效与形态特征、理化特征和生物基因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根据这些相关性评价中药品质就比较客观。
以往对中药的鉴定多把研究对象局限在中药材上,通常认为中药鉴定就是鉴别药材的真伪,这是一个误区。众所周知,绝大多数中药是以复方或制剂的形式进入临床的,所以对中成药的鉴定至关重要。如果鉴定研究脱离了中药应用价值的这一基本目标,也就迷失了研究的方向。张贵君教授强调,在中药鉴定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只有把中药材、饮片、复方及其制剂的鉴定方法与鉴别特征联系起来,采用综合的方法评价中药的质量,进行关键技术的整合,才能真正达到鉴定目的”,这是中药鉴定学科领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性问题。目前,从整体上来综合评价中药品质的研究较少,中药鉴定方法学著作更见一斑,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鉴定研究出现互相脱节的现象,由于受一些传统的思想影响,有些先进技术没有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认为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中药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紧密结合中药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实际,建立综合品质鉴定和全面质量管理(GSP)的科学体系。中药鉴定的对象是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解决方法学的问题,中药鉴定的方法和技术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不断地精炼和提升中药的质量标准。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常用中药科学鉴定方法与技术丛书,旨在为中药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药品质评价的方法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没有中药品质评价方法的现代化,就不能保证中药的质量。在长期的生产和医疗实践中,人们积累了有关中药品质评价的丰富经验和方法,为中药品质的评价和质量的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药品质的现代评价方法中,中药的薄层色谱鉴定法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使用薄层色谱的方法,对某些中药进行真伪和纯度鉴定的一种方法。为此,我们对中药薄层色谱鉴定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科学总结,旨在促进中药品质评价方法的科学化进程。
本书共分为13章,重点阐述了中药薄层色谱鉴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介绍了这些方法在常用中药品质鉴定中的运用,列举了195种常用中药的鉴定实例。该书记载的内容,充分反映了现代中药品质评价方法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
本书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中药品质鉴定研究的专家撰写,主要供中医药类和医药类专业研究生选作教材,也可作为执业中药师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医药行业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精彩书摘

本书共分13章,详细、系统地阐述了中药薄层色谱鉴定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介绍了这些方法在常用中药品质鉴定中的运用,列举了近200种常用中药的鉴定实例,充分反映了现代中药品质评价方法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具有较高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本书可作为中医药类和医药类相关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专门教材,也可作为执业中药师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医药行业专业人员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薄层色谱技术的起源
及发展1
 第二节 薄层色谱技术的特点
和演变历程2
 第三节 薄层色谱技术的应用4
第二章 薄层色谱技术的基本
原理6
 第一节 吸附色谱6
 第二节 分配色谱7
 第三节 离子交换色谱9
 第四节 凝胶色谱10
 第五节 其他薄层色谱12
第三章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
技术15
 第一节 薄层板的制备15
 第二节 展开剂的制备19
 第三节 供试品的制备22
 第四节 点样25
 第五节 展开27
 第六节 显色定位29
 第七节 检测32
 第八节 薄层色谱法的一般操
作程序35
 第九节 影响薄层色谱效果的
因素及解决方法36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
鉴定41
 1.人参41
 2.三七44
 3.土贝母45
 4.山豆根46
 5.平贝母47
 6.大黄48
 7.丹参51
 8.伊贝母54
 9.防己54
 10.华山参56
 11.延胡索58
 12.两面针61
 13.附子62
 14.红大戟63
 15.苦参64
 16.金果榄66
 17.干姜67
 18.川木香68
 19.山柰69
 20.夏天无69
 21.木香71
 22.片姜黄72
 23.乌药73
 24.石菖蒲74
 25.龙胆75
 26.白术76
 27.白芍79
 28.玄参80
 29.浙贝母80
 30.黄连82
 31.湖北贝母84
 32.续断86
 33.天花粉86
 34.太子参88
 35.半夏88
 36.板蓝根91
 37.地黄92
 38.广防己93
 39.漏芦94
 40.徐长卿95
 41.天麻96
 42.熟地黄97
 43.南板蓝根98
 44.紫草99
 45.何首乌101
 46.虎杖103
 47.茜草104
 48.升麻107
 49.白芷108
 50.独活110
 51.骨碎补111
 52.射干113
 53.黄芩114
 54.葛根118
 55.藁本119
 56.赤芍121
 57.苍术122
 58.胡黄连124
 59.牛膝126
 60.甘草127
 61.仙茅129
 62.柴胡130
 63.法半夏131
 64.西洋参132
 65.竹节参133
 66.防风135
 67.远志137
 68.知母139
 69.桔梗141
 70.黄芪141
 71.紫菀145
 72.青木香147
 73.绵马贯众149
第五章 茎木类中药的鉴定150
 1.川木通150
 2.功劳木151
 3.青风藤152
 4.苦木153
 5.首乌藤154
 6.桑寄生155
 7.檀香156
 8.槲寄生157
 9.关木通160
第六章 皮类中药的鉴定161
 1.白鲜皮161
 2.牡丹皮162
 3.黄柏164
 4.厚朴165
 5.秦皮167
 6.肉桂170
 7.苦楝皮172
第七章 叶类中药的鉴定173
 1.大青叶173
 2.番泻叶174
 3.银杏叶175
 4.满山红178
 5.紫苏叶179
第八章 花类中药的鉴定182
 1.丁香182
 2.厚朴花182
 3.红花184
 4.芫花185
 5.洋金花185
 6.金银花186
 7.菊花187
 8.蒲黄188
 9.槐花190
 10.旋覆花190
第九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的
鉴定193
 1.枳实193
 2.橘红194
 3.白果195
 4.花椒196
 5.补骨脂197
 6.蛇床子198
 7.八角茴香200
 8.千金子202
 9.小茴香202
 10.五味子203
 11.牛蒡子207
 12.决明子208
 13.苦杏仁209
 14.槟榔210
 15.马钱子211
 16.王不留行212
 17.天仙子213
 18.荜茇214
 19.木蝴蝶215
 20.化橘红216
 21.胡芦巴217
 22.胡椒218
 23.黑芝麻220
 24.佛手220
 25.陈皮221
 26.青皮222
 27.火麻仁223
 28.罂粟壳224
 29.肉豆蔻226
 30.红豆蔻227
 31.豆蔻228
 32.草豆蔻229
 33.草果230
 34.栀子231
 35.砂仁233
 36.香橼234
 37.马兜铃235
 38.蔓荆子236
 39.大枣238
 40.山楂238
 41.女贞子240
 42.瓜蒌皮243
 43.地肤子245
 44.连翘247
 45.枸杞子249
 46.牵牛子250
 47.夏枯草251
第十章 全草类中药的鉴定252
 1.马鞭草252
 2.佩兰253
 3.青蒿254
 4.萹蓄255
 5.淫羊藿257
 6.穿心莲259
 7.广藿香261
 8.肉苁蓉261
 9.益母草263
 10.麻黄266
 11.颠茄草267
 12.蒲公英268
 13.薄荷270
 14.青叶胆271
 15.断血流273
 16.墨旱莲274
 17.锁阳275
第十一章 藻菌、树脂及其他
类中药的鉴别276
 1.苏合香276
 2.芦荟277
 3.青黛279
 4.桉油280
 5.血竭281
 6.灵芝283
第十二章 动物类中药的
鉴定285
 1.牛黄285
 2.蟾酥287
 3.鹿茸292
 4.斑蝥293
第十三章 中成药的鉴定295
 1.二至丸295
 2.二妙丸296
 3.人参养荣丸296
 4.九分散298
 5.山楂化滞丸299
 6.天麻首乌片300
 7.止喘灵注射液301
 8.龟龄集302
 9.附子理中丸303
 10.国公酒304
 11.枳实导滞丸305
 12.复方扶芳藤合剂306
 13.穿心莲片308
 14.夏天无片309
 15.黄氏响声丸310
 16.葛根芩连丸311
 17.藿胆丸312
参考文献314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