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分析化学(邢文卫)(第四版)

分析化学(邢文卫)(第四版)

  • 作者
  • 邢文卫、陈艾霞 编

本教材共分八章,包括绪论、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结果处理、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称量分析法。教材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各种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列举了各类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范围涉及化工、冶金、医药、食品和环境监测领域。每章有教学目标、本章小结、练习、阅读材料。阅读材料介绍了能拓宽读者知识面的化学前沿理论和...


  • ¥39.80

ISBN: 978-7-122-45675-5

版次: 4

出版时间: 2024-09-01

图书信息

ISBN:978-7-122-45675-5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4-09-01

装帧:平

页数:227

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分八章,包括绪论、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结果处理、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称量分析法。教材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各种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列举了各类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范围涉及化工、冶金、医药、食品和环境监测领域。每章有教学目标、本章小结、练习、阅读材料。阅读材料介绍了能拓宽读者知识面的化学前沿理论和新技术。本教材有配套的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并有配套的《分析化学实验与实训》(附带实验报告)教材。教材涉及的标准均为正在施行的标准;有关计算均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并以“等物质的量”规则作为滴定分析计算基础。本次修订更新了教材部分内容,并结合当前数字化资源的发展趋势,增加了视频和微课等辅助教学的信息化资源,并以二维码的形式融入数字资源,顺应了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趋势,方便使用者学习和参考。
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分析检验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技师学院其他分析检测类专业的教学用书或参考书,还可作为职业培训考证教材、从事分析测试工作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用书和参考资料。

图书前言

前言
《分析化学》自第一版(1997年)出版以来,受到了相关职业学校的关注和好评,得到了广大师生和读者的肯定,作为中职学校化工类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6年出版的第二版,于2009年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本书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分析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编写,仪器分析相关内容将在仪器课程中讲授,本书不再涉及。
《分析化学》第四版教材在保持第三版基本结构和编写特色的基础上,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参照各兄弟学校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对教材的部分内容和阅读材料作了适当精选、调整和优化,发挥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以适应新时代职教改革的需求,使其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知识的准确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定量化学分析基本操作技能和测定技能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当前数字化资源的发展趋势,针对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技能点,增加了视频和微课等辅助教学的信息化资源,并以二维码的形式融入数字资源,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既提高了使用者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顺应了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方便教学,将大部分练习答案附于教材之后,同时还有配套的电子课件。
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原则,教材内容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编写,并融入最新国家标准和化学检验工(中级工)的职业标准,突出教材的职业性和实用性。教材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基本涵盖了目前产品检验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侧重介绍分析技术的应用,以适应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需要。本书可与《分析化学实验与实训》(附带实验报告)(陈艾霞、杨丽香主编)教材配套使用,内容涉及化工、冶金、医药、生物、食品、环境监测等行业的产品检测和分析方法。
本书既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从事分析检验工作人员备考分析工等级证书的自学和培训教材。
本次修订由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陈艾霞完成。修订过程中参考了有关文献资料,谨向相关专家及原作者表示敬意与感谢!并对大力支持本书修订的化学工业出版社和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表示感谢!配套电子课件得到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郑菁的倾力相助,在此深表谢忱。向所有关心、支持本书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修订后难免还有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与读者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编者
2023年10月



第一版前言
本书是根据化学工业部人教司1995年12月颁布的《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编写的,适用于初中毕业四年制及高中毕业二年制工业分析专业教学用书。
本书内容以该大纲为准则,力图保证基础,精选教材内容,并注意学科发展新技术的运用。关于本书内容,作如下几点说明。
一、贯彻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本书以分子、离子的某种特定组合为基本单元,表示物质的量浓度和进行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
二、有些分析术语与化工部化学试剂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及化学试剂质量监测中心所编《化学试剂标准大全》(1995年版)取得一致。例如,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称为“标准滴定溶液”;以标准滴定溶液标定另一溶液称为“比较”等。
三、为适合中专学生特点,有些内容如分布系数,配位平衡中各种存在形式浓度的计算,称量分析中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的计算等均不作“量”的讨论,只进行定性说明。
四、为精简内容,避免与《分析化学实验》教材的重复,将有关内容如分析天平、滴定分析与称量分析的仪器及使用等归入《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与本书配套使用。
五、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书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应用方面注意与国家标准靠拢。
六、本书各章编写有“本章小结”,明确学习重点和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以利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在思考题和习题方面,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题和习题较多,可供选择。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北京化工学校王芝、北京市化工学校袁琨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限于编者业务水平,本书还有疏漏和欠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1997年5月



第二版前言
根据“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化工类专业教材建设会议”的有关精神,在认真研讨化工类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和适用对象的基础上,提出教材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体现教材的好讲、好学的原则;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教材内容力图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创造性。《分析化学》作为工业分析专业基础课教材,出版已近十年,受到各校师生和广大读者的青睐。为了更好地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从学科本位向着就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笔者在1997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以体现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与教学相结合,与教育目标相适应。本教材既可作为化工中等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从事分析检验工作人员考分析工等级证书的自学和培训教材。
第二版《分析化学》与1997年版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保留原教材的基本内容框架,吸取了原教材的精华。删去了化学分离法一章,习题部分做了大幅度增减。
2. 在知识内容上,体现需要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精简了内容,降低了难度。对理论知识中公式推导、滴定曲线的计算、分布系数、副反应系数、活度、条件电极电位等偏深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强化了实用性部分,如酸、碱、盐、缓冲溶液的pH计算等。
3. 力求实用,简单、易学。
4. 便于教学,注重启发性。努力贯彻以人为本、能力本位、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
5. 本书各章编有“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章末有“本章小结”,简要地指出重点、难点问题及规律性的结论;“练习”部分便于学生消化理解,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为了配合分析中级工的考证,书中习题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章末还有“阅读材料”,可拓展学生知识面。
本教材由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陈斌主审。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和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单位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文字和图表的录入得到徐俊艳、郑菁的倾力相助,在此深表谢忱。
限于本人水平,书中难免还有疏漏和欠妥之处,恳请同行与读者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编者
2006年11月



第三版前言
《分析化学》自1997年第一版出版以来,受到了相关职业学校的关注和好评,得到了广大师生和读者的肯定。作为化学化工类中职学校分析化学课程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006年出版第二版,2009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
第三版《分析化学》教材在保持了第二版的基本结构和编写特色的基础上,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参照各兄弟学校提出的建议,对有关内容作了适当精选、调整和补充,使其更加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了知识的准确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定量化学分析基本操作和测定技能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着“立足实用、强化能力、注重实践”的原则,教材内容根据最新教学标准,融入化学检验工(中级工)的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突出教材的职业性,教材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基本涵盖了目前产品检验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着重介绍分析技术的应用,涉及化工、冶金、医药、食品、环境监测等行业的产品检测和分析方法,以适应教改的需要。书中带“*”处为选学内容,用书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方向选择相关内容教学。为方便教学,本书还配有电子课件。另外,本教材可以与《分析化学实验与实训》(附带实验报告)教材配套使用。
本教材既可作为化工中等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从事分析检验工作人员考分析工等级证书的自学和培训教材。
本书修订过程中参考了有关文献资料,谨向相关专家及原作者表示敬意与感谢!并对大力支持该书出版的化学工业出版社表示感谢!杨经勇、付晓风、徐俊艳、郑菁等老师也给予了倾力支持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在此对为本书编写出版提供帮助的朋友们深表谢忱。
限于编者水平,教材修订后难免还有疏漏和欠妥之处,恳请同行与读者提出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编者
2016年8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1
二、分析化学的作用1
三、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3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和步骤4
一、分析方法的分类4
二、分析化学的步骤6
第三节学习的内容和基本要求7
一、学习内容7
二、基本要求8
三、教材特点8
四、学习方法9
● 阅读材料屠呦呦——中国药学家,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
● 本章小结10
● 练习11

第二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结果处理/ 12
第一节定量分析中的误差12
一、定量分析的结果评价12
二、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来源16
三、定量分析中误差的减免18
● 阅读材料百分之百合格的降落伞20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20
一、有效数字21
二、有效数字修约规则21
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22
第三节分析结果的处理23
一、原始数据的处理23
二、一般分析结果的处理24
三、可疑数据的取舍24
四、平均值的置信区间26
● 阅读材料分析测试的质量控制与保证27
● 本章小结28
● 练习29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 34
第一节滴定分析概述34
一、滴定分析中的基本术语34
二、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35
三、滴定分析法的分类36
四、滴定分析的方式36
● 阅读材料滴定分析法的起源37
第二节标准滴定溶液38
一、基准物质38
二、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39
三、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41
● 阅读材料指示剂的发现44
第三节滴定分析中的计算45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45
二、计算示例46
第四节滴定分析中的误差50
一、测量误差50
二、滴定误差51
三、浓度误差51
● 阅读材料GB/T 601—2016对标准滴定溶液制备的一般规定52
● 本章小结53
● 练习56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58
第一节概述58
一、酸的浓度和酸度58
二、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59
● 阅读材料酸碱理论的演变60
第二节缓冲溶液61
一、缓冲溶液作用原理61
二、缓冲溶液的pH计算62
三、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63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64
● 阅读材料人体有哪些缓冲体系65
第三节酸碱指示剂66
一、指示剂的作用原理66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67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70
四、混合指示剂70
● 阅读材料化学与“特异功能”72
第四节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72
一、强酸强碱的滴定73
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75
三、多元弱酸和多元弱碱的滴定78
第五节酸碱滴定法的应用78
一、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9
二、HCl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80
三、滴定方式和应用82
● 阅读材料侯氏联合制碱法85
四、计算示例87
● 阅读材料血浆中HCO-3浓度的测定89
● 本章小结89
● 练习92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 96
第一节概述96
一、配位滴定法96
二、氨羧配位剂97
三、EDTA及其配合物97
● 阅读材料稀土知识99
第二节配位平衡及影响因素100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00
二、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101
三、表观稳定常数102
● 阅读材料许伐辰巴赫与配位滴定104
第三节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104
一、选择滴定的条件——8、5、3规则104
二、消除干扰的方法107
三、配位滴定的方式110
第四节金属离子指示剂112
一、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112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113
*三、指示剂的封闭、僵化及消除114
四、常用金属指示剂115
第五节配位滴定法的应用115
一、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15
二、应用实例118
三、计算示例121
● 阅读材料“哑泉”之谜123
● 本章小结124
● 练习126

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130
第一节概述130
第二节氧化还原平衡131
一、电极电位131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次序133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34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及影响因素135
五、氧化还原滴定法终点的确定136
● 阅读材料科学家能斯特138
第三节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139
一、高锰酸钾(KMnO4)法139
二、重铬酸钾(K2Cr2O7)法144
三、碘量法147
*四、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153
● 阅读材料最早的氧化还原滴定法155
● 本章小结155
● 练习156

第七章沉淀滴定法/ 161
第一节概述161
第二节银量法确定终点的方法162
一、莫尔法(K2CrO4作指示剂)162
二、佛尔哈德法(铁铵矾作指示剂)164
三、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166
● 阅读材料间谍的情报168
第三节银量法的应用169
一、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69
二、应用实例170
三、计算示例171
● 阅读材料元素代言人171
● 本章小结173
● 练习173

第八章称量分析法/ 176
第一节概述176
一、称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176
二、称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178
三、影响沉淀完全的因素179
● 阅读材料玻尔与诺贝尔奖章183
第二节沉淀的纯净184
一、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184
二、沉淀纯净的方法184
第三节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条件185
一、沉淀的类型186
二、沉淀的条件186
第四节沉淀的处理188
一、沉淀的过滤和洗涤188
二、沉淀的烘干和灼烧190
第五节应用实例190
一、 BaCl2·2H2O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190
二、氯化钡含量的测定191
三、硫酸盐的测定191
四、钾盐的测定192
第六节称量分析计算192
一、换算因数(换算系数、化学因数)192
二、计算示例193
● 阅读材料炼丹术与化学194
● 本章小结195
● 练习197

参考答案/ 201

附录/ 207
表一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07
表二常用酸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209
表三不同浓度溶液的体积校正值(1000mL溶液由t℃换算为20℃时的校正值/mL)209
表四常用的缓冲溶液210
表五氨羧配位剂类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K)(18~25℃,I=01)212
表六标准电极电位(18~25℃)213
表七条件电极电位216
表八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219
表九化合物的分子量220
表十元素的原子量223
表十一分析常用基准物225
表十二分析中常用的标准溶液225
表十三不同pH下常见EDTA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lgK′MY)226

参考文献/ 227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