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本地化应用发展为主线,主要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的来源、定义、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的主要影响评价方法和货币化方法,并以2017年为基准年,基于终点损害类评价方法构建了我国本地化的终点损害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重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太阳能电池行业、风电行业、建筑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各类包装行业以及包装物处理处置技术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的案...
本书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本地化应用发展为主线,主要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的来源、定义、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的主要影响评价方法和货币化方法,并以2017年为基准年,基于终点损害类评价方法构建了我国本地化的终点损害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重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太阳能电池行业、风电行业、建筑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各类包装行业以及包装物处理处置技术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的案例分析,针对评价结果给出了相应的行业发展建议。本书旨在普及生命周期评价知识,并提出一种能反映中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系统化、定量化评价某个组织产品、活动或服务系统潜在环境影响的方法,补充完善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体系,为提升其科学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持和案例借鉴。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参考价值,可供从事工业产品及生产工艺设计、环境政策制定、固体废物管理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谢明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政策与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谢明辉,男,博士,现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政策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研究,是UNIDO中国南南工业合作中心特聘专家、江西理工大学兼职硕导。 近年来主持、完成、参与课题近20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1项;主持完成环保公益项目课题1项、中央院所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课题1项;以技术负责人完成中国工程院科技咨询重大专项课题2项、水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环保技术管理课题1项。此外,主持完成乌鲁木齐、昆明、吴中等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循环化改造、生态文明规划等项目。 截止目前,共发表论文60多篇,专著5本,获省部级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授权专利、软著3个,担任《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环境科学研究》等刊物生命周期评价领域审稿专家。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最初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随着清洁生产、产品环境标志计划等的逐步推行,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LCA相关标准引进并转化为国家标准,对LCA进行了规范。LCA 克服了传统环境评价片面性、局部化的弊病,对于企业改进产品环境性能、实施清洁生产,政府制定环境政策、优化环境管理,以及引导绿色消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来推动LCA的应用。例如: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要“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要“强化全生命周期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提出要“减少产品和包装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然而,我国LCA研究起步较晚,对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LCIA)模型方法的研究较少且时效性较差,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本地化生命周期评价工作亟待开展。为此,我们编著了此书,以期补充完善我国LCIA理论方法,为提升LCA的科学合理性提供支撑。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No.2018YFB1502804)的支持,全书分上、下两篇,共21章。第1章~第5章介绍了LCA概况、LCIA国内外发展情况,并对我国实际构建的本地化终点损害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碳足迹、碳标签、环境影响货币化等进行了介绍;第6章~第8章利用本地化的终点损害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分别对太阳能级多晶硅、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多晶硅光伏产品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并得出相关结论;第9章利用本地化的终点损害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对新能源汽车环境效益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得出相关结论并给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政策建议;第10章~第12章分别对纸塑铝复合包装、聚酯包装、塑料牛奶包装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并得出相关结论;第13章~第14章分别对纸塑铝复合牛奶包装处理处置技术、低品质塑料包装处理处置技术、铝塑复合包装废物处置技术、不同地区典型复合包装废物处置技术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并得出相关结论;第15章对介孔MnOx和Co3O4催化剂产品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分析了生产催化剂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第16章构建了泥头车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量化了纯电动泥头车和柴油泥头车的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以及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水平;第17章对工程渣土利用和处置技术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及对比分析;第18章对风电场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进而科学评估其综合环境效益与减碳潜力;第19章~第21章分别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公路路面工程、地铁建设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促进绿色交通发展提供参考。 本书由谢明辉、李雪迎、乔琦等编著,其中第1章由谢明辉撰写,第2章由乔琦撰写,第3章、第11章、第15章由李雪迎撰写,第4章由宋晓聪撰写,第5章、第7章由满贺诚撰写,第6章由武琛昊撰写,第8章由李晓蔚撰写,第9章由钱怡撰写,第10章由黄小娱撰写,第12章由沈鹏撰写,第13章由邓陈宁撰写,第14章由李林子撰写,第16章、第19章、第20章、第21章由段华波撰写,第17章由柏静撰写,第18章由马艺和李强峰撰写。全书由李雪迎负责统稿,宋晓聪负责审核。另外,在本书编著过程中,笔者参阅了部分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文献研究、书刊资料,并得到有关专家的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限于编著者水平及编著时间,书中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22年12月
上篇 理论篇 001 第1章 生命周期评价概况 003 1.1 生命周期评价发展历程 004 1.2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005 1.3 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 006 1.3.1 目标与范围确定 006 1.3.2 清单分析 006 1.3.3 影响评价 007 1.3.4 结果解释 008 1.4 生命周期评价局限性与发展趋势 009 1.4.1 生命周期评价局限性 009 1.4.2 生命周期评价发展趋势 010 1.5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014 1.5.1 工业行业方面的应用 014 1.5.2 环境管理方面的应用 016 1.5.3 碳减排方面的应用 016 参考文献 016 第2章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 020 2.1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021 2.1.1 中间类型 021 2.1.2 终点类型 021 2.2 国外主要影响评价方法介绍 021 2.3 国内主要影响评价方法介绍 029 2.3.1 中国产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 029 2.3.2 节能减排综合指标 032 参考文献 034 第3章 本地化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038 3.1 终点破坏类型影响评价方法框架 039 3.2 破坏因子筛选 040 3.2.1 人体健康类别破坏因子筛选 040 3.2.2 生态系统类别破坏因子筛选 041 3.2.3 资源类别破坏因子筛选 042 3.3 核算人均基准值 043 3.3.1 核算2017年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资源、能源总产量 043 3.3.2 人均基准值核算结果 047 3.4 计算环境影响潜值 048 3.5 模型不确定性 049 参考文献 049 第4章 碳足迹 051 4.1 碳足迹概述 052 4.2 国外碳足迹核算方法介绍 052 4.2.1 PAS 2050系列规范 052 4.2.2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 053 4.2.3 ISO 14067产品碳足迹标准 054 4.3 国内碳足迹核算方法介绍 056 4.3.1 产品碳足迹评价通则(SZDB/Z 166—2016) 056 4.3.2 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DB11/T 1860—2021) 056 4.4 碳足迹应用 057 4.4.1 碳标签 057 4.4.2 碳普惠 058 参考文献 059 第5章 环境影响货币化研究 060 5.1 环境影响货币化概述 061 5.2 环境影响货币化方法学 062 5.2.1 疾病成本法 062 5.2.2 预防性支出法 062 5.2.3 内涵资产定价法 062 5.2.4 条件价值评估法 063 5.3 环境影响货币化应用案例 063 5.3.1 模型构建 063 5.3.2 结果分析 067 参考文献 069 下篇 实践篇 071 第6章 太阳能级多晶硅生命周期评价 073 6.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074 6.1.1 功能单位 074 6.1.2 系统边界 074 6.2 清单分析 075 6.3 影响评价 076 6.4 结果分析 078 6.4.1 敏感性分析 079 6.4.2 与国外水平的比较 079 参考文献 080 第7章 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为例的产业生命周期评价 083 7.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084 7.1.1 功能单位 084 7.1.2 系统边界 084 7.2 清单分析 085 7.3 影响评价 088 参考文献 090 第8章 多晶硅光伏产品生命周期评价 092 8.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093 8.1.1 功能单位 093 8.1.2 系统边界 093 8.2 清单分析 095 8.3 影响评价 100 8.3.1 环境影响 100 8.3.2 污染物回收期 102 参考文献 104 第9章 新能源汽车环境效益生命周期评价 105 9.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106 9.1.1 功能单位 106 9.1.2 系统边界 106 9.2 清单分析 108 9.2.1 原材料获取阶段 108 9.2.2 制造装配阶段 115 9.2.3 运行使用阶段 115 9.2.4 报废回收阶段 115 9.3 新能源汽车影响评价 116 9.4 燃油汽车影响评价 122 9.5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环境影响对比 125 9.5.1 环境影响对比 125 9.5.2 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比 127 9.6 结果分析 128 9.6.1 敏感性分析 128 9.6.2 不确定性分析 129 9.7 情景分析 130 9.7.1 清洁电网情景 130 9.7.2 使用能效情景 131 9.7.3 使用强度情景 131 9.7.4 不同情景下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 132 9.8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政策建议 133 9.8.1 加快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多元清洁电力供应体系 133 9.8.2 开发新型材料,加快整车轻量化研究进程 134 9.8.3 规范车辆报废回收市场,加快整车零部件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134 9.8.4 建立符合国情汽车材料LCA数据库,实现汽车行业低碳评价体系标准化 135 9.8.5 加强产研结合,提高研究结果质量 136 参考文献 136 第10章 纸塑铝复合包装生命周期评价 138 10.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139 10.1.1 功能单位 139 10.1.2 系统边界 139 10.2 清单分析 140 10.3 影响评价 142 10.4 结果分析 145 参考文献 146 第11章 聚酯包装生命周期评价 148 11.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149 11.1.1 功能单位 149 11.1.2 系统边界 149 11.2 清单分析 149 11.3 影响评价 151 参考文献 155 第12章 塑料牛奶包装生命周期评价 156 12.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157 12.1.1 功能单位 157 12.1.2 系统边界 157 12.2 清单分析 157 12.3 影响评价 160 参考文献 164 第13章 典型包装物处理处置技术生命周期评价 166 13.1 纸塑铝复合牛奶包装处理处置技术生命周期评价 167 13.1.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167 13.1.2 清单分析 168 13.1.3 影响评价 170 13.2 低品质塑料包装处理处置技术生命周期评价 173 13.2.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174 13.2.2 清单分析 175 13.2.3 影响评价 178 13.3 铝塑复合包装废物处置技术生命周期评价 182 13.3.1 铝塑复合包装废物分离示范工程 182 13.3.2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183 13.3.3 清单分析 184 13.3.4 影响评价 184 参考文献 187 第14章 不同地区典型复合包装废物处置技术生命周期评价 189 14.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190 14.1.1 功能单位 190 14.1.2 系统边界 190 14.2 清单分析 191 14.3 影响评价 193 参考文献 198 第15章 介孔催化剂的生命周期评价 199 15.1 介孔MnOx催化剂的生命周期评价 201 15.1.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201 15.1.2 清单分析 202 15.1.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204 15.2 介孔Co3O4催化剂的生命周期评价 207 15.2.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207 15.2.2 清单分析 207 15.2.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210 参考文献 212 第16章 纯电动泥头车生命周期评价 214 16.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216 16.1.1 功能单位 216 16.1.2 系统边界 216 16.2 清单分析 216 16.2.1 燃料周期分析 218 16.2.2 车辆周期分析 218 16.3 影响评价 219 16.3.1 生命周期能耗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221 16.3.2 生命周期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222 16.3.3 全生命周期污染物减排效果 223 16.3.4 碳减排分析 223 参考文献 225 第17章 工程渣土利用与处置的生命周期评价 227 17.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229 17.1.1 功能单位 229 17.1.2 系统边界 229 17.2 清单分析 230 17.3 影响评价 235 17.3.1 评价模型 235 17.3.2 评价指标类型选取 235 17.3.3 环境排放影响量化 236 参考文献 240 第18章 风电场建设与运营的生命周期评价 242 18.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243 18.1.1 功能单位 243 18.1.2 系统边界 243 18.2 清单分析 244 18.2.1 生产制造阶段 245 18.2.2 运输阶段 246 18.2.3 施工与安装阶段 247 18.2.4 运营阶段 249 18.2.5 拆除废弃阶段 249 18.3 影响评价 250 参考文献 252 第19章 以深圳市为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生命周期评价 253 19.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254 19.1.1 功能单位 254 19.1.2 系统边界 254 19.2 清单分析 255 19.3 影响评价 258 参考文献 261 第20章 公路路面工程生命周期评价 262 20.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263 20.1.1 功能单位 263 20.1.2 系统边界 263 20.2 清单分析 264 20.3 影响评价 269 20.3.1 单位里程建设材料碳排放分析 269 20.3.2 各阶段碳排放分析 270 20.3.3 各等级公路路面工程碳排放分析 271 20.3.4 大湾区公路路面工程碳排放分析 271 20.3.5 深圳市公路路面工程碳排放分析 272 参考文献 275 第21章 地铁建设生命周期碳排放 276 21.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界定 277 21.1.1 功能单位 277 21.1.2 系统边界 277 21.2 清单分析 278 21.3 影响评价 280 参考文献 281 附录 282 附录一 283 附录二 322 附录三 341 索引 362
ISBN:978-7-122-42838-7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5-01-01
装帧:平
页数: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