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做规划、填志愿、挑大学、选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做规划、填志愿、挑大学、选专业

  • 作者
  • 敖爸 编著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更加关注多元升学规划、高考志愿填报、选院校和选专业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升学路径,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怎样才能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不踩坑,成了困扰千千万万个高中学生和家长的问题。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高考志愿填报资源经验,从高报实战角度出发,详细介绍20多种升学路径,2800多所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14个大类800多个专业,手把手教读者如何填...


  • ¥99.00

ISBN: 978-7-122-38372-3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4-10-01

图书信息

ISBN:978-7-122-38372-3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4-10-01

装帧:平

页数:446

内容简介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更加关注多元升学规划、高考志愿填报、选院校和选专业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升学路径,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怎样才能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不踩坑,成了困扰千千万万个高中学生和家长的问题。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高考志愿填报资源经验,从高报实战角度出发,详细介绍20多种升学路径,2800多所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14个大类800多个专业,手把手教读者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可供高中生,尤其是高三学生及其家长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敖爸,中国教育在线学业规划比赛评委,十余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经验

编辑推荐

(1)升学规划篇——详细解读20多种升学方式,涵盖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以及适合非国际部学生规划的海外升学方式。  适合对象:竞赛生、综合优秀生、着眼海外升学及未来留学的学生、艺术生、体育生、本科线及以下学生,以及关注涉及身份福利项目和学费减免项目的学生和家长。 (2)高考志愿填报篇——以实战为导向,包括基础知识、高考志愿填报样表解读、招录规则、填报策略,、批次划分、投档、录取、录取后的分流与转专业、时间安排。  填报策略:涵盖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按专业组填报和按专业填报,3+3和3+1+2的差异。 (3)院校篇——介绍高校的评价标准,提供28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的信息,涵盖本科层次院校和高职层次院校。  主要在提前批招生的院校:艺术类院校、体育类院校、公安系统院校、司法警官院校、特殊院校、军事院校、定向培养士官院校  中外合作及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高校、海外独立办学高校、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地方院校。 (4)专业篇——分14个大类,介绍中国本科专业目录和研究生专业目录的800多个学科和专业。并提供各大类的选考要求、重点大类的规划要点。 (5)附录——收录31个省份录取批次划分及志愿设置,方便学生家长提前了解本地志愿填报政策。 (6)赠一分一段表、600所院校5年录取分数线和院校介绍、高校名单、专业目录、学科介绍等可下载资料。 (7)作者擅长数据分析,自2014年起,开始研究教育改革与升学政策、高考数据分析、志愿填报等,两届中国教育在线学业规划比赛决赛评委。

图书前言

随着新高考的逐步推广落地、升学方式的多元化,升学规划和志愿填报越来越复杂,约3000所院校和五花八门的专业让学生和家长眼花缭乱,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更加关注多元升学规划、高考志愿填报、选院校和选专业的问题。
如何选择合适的升学路径,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怎样才能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不踩坑,成了困扰千千万万个高中学生和家长的问题。
网上的碎片化知识很多,从事高报咨询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对于消除升学信息差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升学规划和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基于学生自身的志向和优势、家庭情况综合决定,不能依赖于零星的、碎片化的知识,学生和家长更不能把人生大事完全寄托于高报师的建议。
笔者擅长数据分析,自2014年起,开始研究教育改革与升学政策;2015年起,开始深入研究新高考改革,包括选科和赋分的相关数据、志愿填报方式的变化、全国各地高考改革的进展等;2017年起,笔者搭建高考研究群,供各年级家长相互交流。作为两届中国教育在线学业大赛的决赛评委,笔者也长期关注全国各地的升学政策,参与全国性的学业规划师行业交流。笔者不仅为学生和家长提供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还一直致力于高考数据分享、升学研究和数据分析等课程,以期能服务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让他们在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能更多地参与决策,甚至自主决策。
通过常年与历届学生家长的接触,笔者深深体会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普及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第一,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大的知识系统,包括院校、专业、各种升学方式(招生项目)、招录规则,而且这些知识非常分散。学生和家长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科学地理解数据与资讯,科学地做出决策。但大部分家长要忙于学生的备考保障,再面对如此庞大而分散的知识系统,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到这些信息,实在是力不从心。
第二,真正有早研究、早受益觉悟的家长只是一部分。学生到了高三,家长才研究高考志愿填报和升学政策的,大有人在。而且,由于对学生实力缺乏认知,学生最终出分不在预期范围内,可报考的目标院校超出提前涉猎范围,高考从出分到志愿提交的时间又短,在志愿填报这个短短的时间里,学生和家长匆匆忙忙做出的决定,并不一定适合学生。
第三,网上的碎片化知识很多,但是不成体系,有些高报师可能经验不够丰富,或者不够了解学生,这些可能会影响家长和学生对相关信息的分辨及高考志愿填报的准确性,在多元升学方面,还可能导致学生错过有价值的升学机会。
第四,还有一些家长平时了解的知识不少,对院校、专业门儿清,对基本规则却糊里糊涂。这是因为,院校、专业的知识点相对独立,通过短视频可以很好地涉猎。但招录规则相对系统,很多家长没有耐心系统地学习,但这恰恰是影响学生和家长科学理解数据、科学决策、避免踩坑的拦路虎。
因此,了解院校、专业和多元升学路径,掌握规则和填报策略,建立自己的判断能力,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市面上,讲高考志愿填报的书虽然很多,但从实战出发,重点讲升学方式、招生规则、填报策略的书籍相对较少,而且大多讲得不深。这是因为,各省的招录规则、招生项目、计划投放都有差异。尤其2025年,山西、河南、陕西、四川、云南、宁夏、青海、内蒙古第一年进入新高考,往年的规则和策略很多都不适用,这就更需要参考其他实施方案相近的省份,了解它们的政策、实施情况和填报策略。
笔者结合多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的实战经验,查阅了大量资料,并汇总了最新的政策和文件,希望编写一本从学生和家长的视角出发、以实战为导向的升学规划和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为全国的学生和家长服务,助力学生实现梦想。
本书不仅面向高三学生和家长,很多内容包括升学规划、院校和专业的相关知识,也适合高一、高二的学生和家长了解和学习,帮助他们对升学有科学的认识,并从选科、升学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早期规划和布局。
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努力重要,选择更重要。最后,祝广大学子梦想成真、金榜题名。

笔者
2024年9月于北京

目录

关于本书  001
1. 本书包括哪些内容?  001
2. 本书探讨哪些升学途径、考试和院校?  001
3. 本书有哪些特点?  002
4. 各省高考实施方案有何差异?本书的内容适用于哪些省份?  002
5. 本书适用于哪些学生和家长?  003
6. 不同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如何使用本书?  003
7. 书中常见简称及名词术语  003


第一部分 多元升学规划篇  005
第一章 关于多元升学规划的常见问题  006
1. 升学规划对考生的重要性  006
2. 多元升学规划包括哪些方面?  006
3. 多元升学可归纳为哪几类?  007
4. 为什么要开展多元升学?  007
5. 学生和家长需要从哪些方面了解升学项目?  008
6. 升学规划要考虑学生的哪些基本条件?  009
7. 升学规划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010
8. 各种升学项目每年在什么时候启动报名?  010
9. 在升学规划阶段,学生和家长需要掌握哪些招录流程的知识?  012
10. 拔尖人才、学科竞赛生有哪些升学方式?该如何规划?  013
11. 综合优秀生有哪些升学方式?该如何规划?  016
12. 做海外双线升学规划或着眼于出国留学的升学规划,要考虑哪些因素?  018
13. 做海外双线升学规划或着眼于出国留学的升学规划,有哪些升学方式?  019
14. 着眼于出国留学的升学规划,在报考国内高校时可留意哪些方面?  020
15. 哪些升学方式有较高的入编机会?这些院校的就业情况如何?  020
16. 规划进入公务员体系和军人编制的考生,需要提前准备什么?  021
17. 艺术生特长生有哪些升学方式?  023
18. 艺术类专业有哪些报考方式?  023
19. 艺术生的项目该如何选择?  024
20. 体育特长生有哪些升学方式?  025
21. 体育特长生该如何选择项目?  026
22. 分数在本科线及以下的考生该如何做升学规划?  028
23. 如何用好身份“福利”?  030
24. 哪些升学项目可以享受学费减免?  030

第二章 各种升学方式详解  031
一、保送生  031
1.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  031
2. 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  031
3. 公安英烈子女  033
4. 运动员保送  033
5. 其他保送项目  037
6. 总结  038
二、少年班类项目  039
1.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类项目  039
2. 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  043
3. 东南大学少年班  044
4. 西湖大学创新班  044
三、强基计划  045
1. 了解强基计划  045
2. 报名对象和选拔流程  046
3. 往年信息  047
4. 报名时间、院校、专业及放弃  048
5. 强基的志愿规划  049
6. 强基计划的准备  053
四、综合评价招生(含浙江“三位一体”)  054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院校  054
2. 综合评价招生院校的特色  057
3. 综合评价的报名对象与选拔规则  059
4. 综合评价招生的报名及校考时间  060
5. 综合评价招生的志愿规划  061
五、港澳高校面向内地招生  062
1. 本科招生的港澳院校  062
2. 港澳高校的招生形式  063
3. 港澳高校单招的申请  064
4. 港澳高校的奖学金申请  065
5. 港澳高校的志愿规划与准备  065
6. 关于香港副学士  066
7. 香港院校招收内地本科生情况  066
六、中外合作办学及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海外高校独立办学  069
1. 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层次  069
2. 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  069
3. 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层次的招生形式  070
4.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制  070
5. 中外合作办学的外语要求  070
6.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  070
7.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历学位  070
8. 中外合作办学的升学去向  071
9. 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  073
七、海外升学  073
1. 仅凭高考成绩,就可以报考或申请的高校  073
2. 接受高考成绩,但需要额外准备托福、雅思等英语标准化考试成绩的高校  073
3. 国际本科  075
4. 国际预科班  075
5. 其他海外升学的形式  075
八、军事院校  075
1. 招生院校  075
2. 招生专业  077
3. 毕业分配  077
4. 福利待遇  078
5. 报考注意事项  078
九、定向培养军士  080
1. 院校和专业  080
2. 报考条件  080
3. 毕业分配和待遇  080
4. 报考注意事项  080
十、警校及公安类专业  080
1. 公安系统院校  081
2. 司法警官院校  082
3. 政法院校的公安类专业  083
十一、飞行员选拔  084
1. 空军飞行员和海军飞行员  085
2. 民航飞行员  085
3. 志愿填报  085
十二、特殊院校  085
1.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086
2. 国际关系学院  086
3. 外交学院  087
4. 上海海关学院  088
5.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088
十三、“三大专项”  089
1. 什么是“三大专项”?  089
2. “三大专项”的报名条件  090
3. 招生流程  090
4. 规划提示  091
十四、公费师范生(教育部直属大学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等)项目  091
1. 公费师范生都有哪些项目?  091
2. 国家公费师范生项目  091
3. 优师计划  091
4.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  092
5. 地方公费师范生  093
6. 总结  093
7. 志愿填报  094
十五、公费医学生、公费农科生、免费文物全科人才  094
十六、民族生项目  095
1. 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  095
2. 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  095
3. 其他各种指标单列  096
十七、边防军人子女预科  096
十八、走读生  096
十九、高职春季自主招生  097
二十、上海特色项目:春节高考  097
二十一、北京特色项目:双培计划、外培计划  099

第三章 体育类升学方式专题   101
一、运动员保送  101
二、体育单招  101
1. 报名条件  101
2. 招生院校  101
3. 招生专业  101
4. 考试科目  102
5. 志愿填报与录取  102
6. 报名流程  102
三、高水平运动队  102
1. 报考条件  102
2. 体育专业选拔测试流程  103
3. 录取优惠政策  103
4. 招生专业  103
5. 报名流程与志愿填报  103
四、统招体育类专业  103
1. 报名条件  104
2. 录取规则  104
3. 规划提示  104
4. 志愿填报提示  104

第四章 艺术类升学方式专题   106
一、艺术专业的分类  106
二、关于艺考(校考、统考、联考)  107
1. 校考  107
2. 统考  108
3. 联考  109
三、艺术类专业的规划  111
1. 培养周期  111
2. 统考科目  111
3. 招生计划  111
4. 报考保留校考的专业  111
四、音乐类  113
五、舞蹈类  113
六、表(导)演类  114
七、播音与主持类  115
八、美术与设计类  116
九、书法类  116
十、戏曲类  117
十一、无须艺考的艺术类专业  117


第二部分 高考志愿填报篇  119
第五章 高考志愿填报基础  120
一、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理念  120
1. 填报志愿需要一整套方案  120
2. 志愿填报,最终由谁做主?  120
3. 院校、地域、专业、培养方式,如何权衡?  121
4. 信息爆炸的网络自媒体时代,如何获得相对合理的建议?  123
5. 如何看待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125
二、填报高考志愿需要的知识结构  126
1. 目标院校和专业  127
2. 招录规则  127
3. 熟悉各类招生项目  127
4. 数据与资讯  127
5. 填报志愿的实战法则和技巧  127

第六章 招录规则与填报策略   129
一、招录规则分为哪些方面?  129
二、有哪些招生资料?  129
1. 初识招生计划、志愿样表、考试类型、录取批次  129
2. 解读专业组和大类招生  130
3. 招生资料中,常见易混名词:普通、特殊类型招生  134
三、录取批次的划分  135
1. 典型的批次划分  135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批次划分的差异  135
3. 录取批次对填报策略的影响  137
四、一个录取批次内,投档、退档再投档、志愿征集的规则  138
1. 了解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  138
2. 调档比例和退档  142
3. 志愿征集  144
五、按院校或院校+专业组模式投档后,院校是如何录取和分专业(类)的?  144
1. 分专业(类)规则  145
2. 调剂的规则及对策  146
3. 关于填报优惠政策  147
4. 关于签约保专业  148
5. 按院校+专业(类)模式投档,填报需要注意的地方  149
六、录取后的事情:专业分流、二招、转专业政策  149
1. 大类招生的二次分流  149
2. “二招”  150
3. 转专业政策  150
七、招录规则冷知识:模拟投档和预留计划  151

第七章 熟悉招生资料  153
一、通知的发布日程和发布渠道  153
二、重要的政策文件及发布渠道  154
1. 教育部的政策文件  154
2. 省级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各个政策文件  154
3. 高校发布的政策文件和宣讲文件  156
三、招录数据、发布渠道及关键信息解读  158
1. 高考报名人数  158
2. 招生计划  159
3. 高考考生分数分布、考生查分    159
4. 控制分数线、提档线、最低录取分数  160
5. 重要的非官方数据  163
四、招生专业目录中的信息  164
1. 注意区分分校区和三本独立学院  164
2. 五花八门的实验班  165
3. 特殊专业  166
4. 报考要求说明  168
5. 注意学校的办学地点  169
6. 对专业组的整体分析  169

第八章 高考志愿填报实战  171
一、分数的形成与志愿填报策略  171
1. 理解分数线形成的机制和不确定性  171
2. 按“院校+专业组”模式填报的基本原则  172
3. 数据准备工作  172
4. 普通批填报的“冲”“稳”“保”策略  173
5. 按“院校+专业组”模式填报的填报策略  173
6. 按“院校+专业(类)”模式填报的填报策略  177
7. 提前批填报策略  178
8. 和招办的沟通  179
9. 深度研究  179
10. 最后的权衡与检查  179
11. 不要贪多  180
二、高考前后到最终录取前,该做什么?  180
1. 一模前后(每年4月)做什么?  180
2. 高考前该做什么?  181
3. 高考结束后、出分前该做什么?  182
4. 出分、出排名到志愿填报截止的时间安排  183
5. 志愿提交后,还有哪些事情要做?  185


第三部分 院校篇  187
第九章 如何选择高校?  188
一、高校的基本分类  188
1.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188
2. 办学层次:本科层次院校和高职层次学校  189
3. 办学体制: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及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海外高校独立办学  189
4. 办学水平:重点大学  190
5. 关于“一本”“二本”“三本”  190
二、评价大学的指标  190
1. 院校的主管部门  191
2. 办学水平:从全国重点大学、“985”
“211”到“双一流”  192
3. 推免相关资格  194
4. 各类大学榜单  196
5. 各类高校联盟、组合、头衔  196
6. 选调、落户资格  198
7. 其他建设项目  199
8. 院校的品牌价值梳理  199
三、专业及学科实力的评价  201
1. 本科专业、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的关系  201
2. 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学位授予点  201
3. 学科评估与专业学位水平评价、双一流建设学科  202
4.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双万计划”  203
5. SCI、ESI等论文指标  204
6. 行业建设项目  204
7. 其他指标  206

第十章 中国高校介绍   207
一、主要在提前批招生的院校  207
1. 艺术类院校  207
2. 体育类院校  211
3. 公安系统院校  213
4. 司法警官院校  215
5. 特殊院校  215
6. 军事院校  216
7. 定向培养士官院校  218
二、中外合作及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高校、海外独立办学高校  221
1. 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及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高校  221
2. 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高校  222
3. 海外独立办学高校  222
三、中央部委所属高校  222
1. 原“985”高校(不含军校)  224
2. 其他中央部委所属本科院校  232
3. 中央部委所属专科院校  236
四、地方院校  236
1. 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  239
2. 北京  242
3. 天津  243
4. 河北  245
5. 山西  249
6. 内蒙古  251
7. 辽宁  253
8. 吉林  256
9. 黑龙江  258
10. 上海  261
11. 江苏  263
12. 浙江  267
13. 安徽  271
14. 福建  274
15. 江西  277
16. 山东  280
17. 河南  284
18. 湖北  288
19. 湖南  292
20. 广东  296
21. 广西  300
22. 海南  303
23. 重庆  304
24. 四川  306
25. 贵州  309
26. 云南  312
27. 西藏  314
28. 陕西  315
29. 甘肃  318
30. 青海  319
31. 宁夏  320
32. 新疆  321


第四部分 专业篇  323
第十一章 选择专业的方法  324
1. 梳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324
2. 通过评估学科能力缩小范围  324
3. 通过职业兴趣测试和性格测试进一步明确目标  324
4. 进一步深入了解所选目标  325
5. 结合家庭情况再次考量  326

第十二章 中国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科介绍   327
1. 哲学(门类代码01)  327
2. 经济学(门类代码02)  328
3. 法学(门类代码03)  330
4. 教育学(门类代码04)  335
5. 文学(门类代码05)  337
6. 历史学(门类代码06)  343
7. 理学(门类代码07)  344
8. 工学(门类代码08)  349
9. 农学(门类代码09)  368
10. 医学(门类代码10)  371
11. 军事学(门类代码11)  377
12. 管理学(门类代码12)  377
13. 艺术学(门类代码13)  383
14. 交叉学科(门类代码14)  386


附录   387
附录一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及《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387
附录二 《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及《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  402
附录三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补充文件  408
附录四 各省级教育考试院网址、选科模式、志愿填报模式、统招批次划分、招生项目、填报日程  413
1. 北京(代码:11)  413
2. 天津(代码:12)  414
3. 河北(代码:13)  415
4. 山西(代码:14)  416
5. 内蒙古(代码:15)  416
6. 辽宁(代码:21)  416
7. 吉林(代码:22)  418
8. 黑龙江(代码:23)  419
9. 上海(代码:31)  420
10. 江苏(代码:32)  421
11. 浙江(代码:33)  422
12. 安徽(代码:34)  423
13. 福建(代码:35)  426
14. 江西(代码:36)  428
15. 山东(代码:37)  429
16. 河南(代码:41)  430
17. 湖北(代码:42)  430
18. 湖南(代码:43)  432
19. 广东(代码:44)  435
20. 广西(代码:45)  435
21. 海南(代码:46)  437
22. 重庆(代码:50)  438
23. 四川(代码:51)  439
24. 贵州(代码:52)  439
25. 云南(代码:53)  441
26. 西藏(代码:54)  441
27. 陕西(代码:61)  442
28. 甘肃(代码:62)  442
29. 青海(代码:63)  444
30. 宁夏(代码:64)  444
31. 新疆(代码:65)  444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