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实验室基本知识、基础化学实验项目和实验附录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综合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实验技术,实验项目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共计87个实验;第三部分共包括32个附录,对实验涉及试剂的物性参数及相关性能进行综合列举。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化工、食品、生物、环境、医学和药学等本科专业及其相近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教材使用。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融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基础科学。它与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数学、美学、哲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许多新型学科,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基础化学实验是验证和巩固基础化学理论、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的一门实践课程,在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已成为当今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本地资源开发利用,突出办学特色,根据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我们组织本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人员,结合实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成果,对多年来的实验教学经验进行认真的总结、分析和讨论,编写了《基础化学实验》一书。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强调了以下几点。 1从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手,综合四大基础课实验重复的基本操作实验,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化学基础课实验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形成一个整体。 2考虑到实验教学课时量的限制,本书将基本操作实验和大型仪器分析实验融入综合性实验中,使原来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变成综合性实验。书中只保留最常用的几个基本操作实验。 3本教材的编写坚持教学与应用相结合,实验项目设置和实验内容的确定与本地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实验内容涉及常规基础型实验、天然产物提取实验、农林产品加工实验、本地矿产加工实验等,以适应本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4编写时力求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格式规范,内容准确。编写时按四大基础课实验顺序进行编写,每一大类由一个负责人进行审核。 本书由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欧阳玉祝主编,颜文斌、覃事栋、彭晓春、刘文萍、张朝晖任副主编,颜文斌负责基础化学实验Ⅰ的审核,覃事栋负责基础化学实验Ⅱ的审核,彭晓春负责基础化学实验Ⅲ的审核,刘文萍负责基础化学实验Ⅳ的审核,张朝晖负责实验室基本知识和附录的审核。全书共87个实验,32个附录。颜文斌编写实验14、实验15、实验25;石爱华编写实验5、实验6~实验11、实验13、实验26;刘建本编写实验3、实验4、实验12、实验16、实验24、实验27~实验31;吴竹青编写实验1、实验2、实验17~实验23;覃事栋编写实验44~实验46;段友构编写实验32~实验35;张朝晖编写实验40~实验43;陈莉华编写实验36~实验39;彭晓春编写实验50~实验54;欧阳玉祝编写实验47、实验48、实验65~实验67;李志平编写实验68和实验69;王迎春编写实验49、实验60~实验64;章爱华编写实验55~实验59;刘文萍编写实验70、实验76、实验77、实验79、实验80、实验83、实验85和实验86;吴显明编写实验73~实验75、实验87;杨朝霞编写实验71、实验72、实验78、实验81、实验82和实验84;王小华编写实验室基本知识和附录。 限于编者的学术水平和经验,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 于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106
导言 一、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 二、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三、掌握学习方法 第一章实验室基本知识 一、遵守实验室规则 二、注意实验安全 三、培养良好学风 第二章基础化学实验 基础化学实验Ⅰ 实验1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 实验2第一过渡系元素(铁、钴、镍)的性质 实验3溶液的配制 实验4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 实验5过氧化氢分解热的测定 实验6五水硫酸铜的制备、提纯和检验 实验7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 实验8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9 碘化铅的制备和溶度积常数的测定 实验10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实验11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12废干电池的回收 实验13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 实验14第一过渡系元素的性质 实验15粗食盐的提纯 实验16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及组成的测定 实验17离子的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 实验18四氧化三铅组成的测定 实验19碱式碳酸铜的制备与表征 实验20电解质溶液 实验21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的含量 实验22含碘食盐中含碘量的测定 实验23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实验24软锰矿制取高锰酸钾 实验25用铜、镉渣回收硫酸锌 实验26沉淀法制备超细氧化锌 实验27由白云石制备超细碳酸钙 实验28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与表征 实验29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30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31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基础化学实验Ⅱ 实验32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实验33铁矿石全铁含量的测定(无汞定铁法) 实验34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实验35白云石矿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实验36铅锌矿中锌、镉含量的测定 实验37软锰矿中MnO2含量的测定 实验38补钙制剂中钙含量的测定 实验39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 实验40市售盐酸中微量铁的测定 实验41猕猴桃根中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 实验42电解锰废液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实验43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实验44钼矿中钼的测定 实验45食用白醋中HAc浓度的测定 实验46石煤中钒含量的测定 基础化学实验Ⅲ 实验47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48重结晶提纯法 实验49水蒸气蒸馏 实验50无水乙醇的制备 实验51正丁醚的制备及其气相色谱分析 实验52酸催化合成环己烯及其表征 实验531溴丁烷的制备 实验54环己酮的制备与表征 实验552甲基2丁醇的制备与结构分析 实验56咖啡因的提取及其紫外光谱分析 实验57安息香缩合反应 实验58己二酸的制备、纯化与表征 实验59肉桂酸的制备与纯化 实验60D72磺酸树脂催化合成苯甲酸乙酯及其表征 实验61乙酰苯胺的制备与纯化 实验621苯乙醇的制备 实验63呋喃甲醇与呋喃甲酸的制备与表征 实验64甲基橙的制备 实验65单宁酸沉淀法提取烟碱及其GC/MS分析 实验66路边青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及紫外光谱分析 实验67环糊精对高碳醇的分子识别与表征 实验68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及检测 实验69茵陈总黄酮的提取及其紫外光谱分析 基础化学实验Ⅳ 实验70恒温水浴组装及性能测试 实验71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72差热分析 实验73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实验74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量 实验75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76三组分液液体系的平衡相图 实验77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 实验78溶液电导的测定——测HAc的电离平衡常数 实验79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实验80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镍在硫酸溶液中的钝化行为 实验81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实验82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实验83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实验84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实验85黏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86Fe(OH)3溶胶的制备及其ζ电势的测定 实验87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附录 附录1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 附录2一些无机化合物的溶解度 附录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附录4常用酸、碱的浓度 附录5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离子强度等于零的稀溶液) 附录6溶度积 附录7常见沉淀物的pH 附录8某些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 附录9标准电极电势 附录10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附录11某些试剂溶液的配制 附录12危险药品的分类、性质和管理 附录13相对原子质量表(IUPAC 1993年公布) 附录14常用指示剂 附录15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附录16常用基准物质及其干燥条件与应用 附录17常用熔剂和坩埚 附录18常用酸碱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对密度和溶解度 附录19常用的物理常数 附录20一些物质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附录21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和黏度 附录22不同温度下水对空气的表面张力 附录23不同温度下KCl溶液的电导率 附录24不同温度下乙醇的密度 附录25恒沸混合物的沸点和组成(101325Pa) 附录26一些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摩尔电导率(25℃,无限稀释) 附录27低共熔混合物的组成和低共熔温度 附录28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热(25℃) 附录29一些有机物的蒸气压 附录30常用单位换算 附录31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与温度的关系 附录32常用参比电极的电极电势及温度系数 参考文献
ISBN:978-7-122-09147-5
语种:中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4-07-01
装帧:平装
页数:251